【常見疾病】中耳炎(Otitis Media)

 

 

中耳炎治療全攻略(香港篇)

中耳炎(Otitis Media)是指位於耳膜內側的中耳腔發炎,可由細菌、病毒或其他因素引起。中耳負責將聲音從外耳傳到內耳,如果發炎或積液,會影響聽力,嚴重時還可能波及內耳甚至顱內,造成更嚴重的併發症。

在香港,中耳炎全年都有機會發生,兒童患者特別多,因為他們的耳咽管較短且水平,病原體更容易進入中耳。同時,感冒高峰期(秋冬季)也是中耳炎的高發時段。

小編整合了香港醫院管理局、衞生署及國際耳鼻喉科資料,將中耳炎的類型、治療方法及本地醫療資訊詳細列出。


一、中耳炎的主要類型

  1. 急性中耳炎(Acute Otitis Media, AOM)

    • 常見於感冒後
    • 症狀:耳痛、發燒、聽力下降、耳脹感
    • 嚴重時耳膜可能穿孔、流膿
  2. 滲出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OME)

    • 中耳有積液但不一定有急性感染
    • 常見於兒童,可能導致聽力下降、學習影響
  3.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 CSOM)

    • 耳膜長期穿孔並反覆流膿
    • 可能與膽脂瘤(Cholesteatoma)有關,需警惕

二、成因與高危因素

  • 上呼吸道感染(感冒、鼻竇炎)
  • 耳咽管功能不良(兒童比例高)
  • 過敏性鼻炎
  • 二手煙暴露
  • 游泳或潛水引起的水入耳
  • 免疫功能低下

💡 小編貼士
香港學童在冬季流感高峰期容易連帶出現中耳炎,家長要留意孩子耳痛、聽力下降或發燒的情況。


三、治療原則

治療目標是控制感染、減輕症狀、預防併發症。不同類型與嚴重程度的中耳炎,治療方式有所不同。


1. 急性中耳炎

  • 輕度病例(無併發症)
    • 觀察2-3天,有些病毒性或輕度細菌感染可自行痊癒
    • 止痛藥(如對乙酰氨基酚 Paracetamol、布洛芬 Ibuprofen)
  • 細菌性或症狀嚴重
    • 抗生素(常用阿莫西林 Amoxicillin,或阿莫西林配克拉維酸 Amoxicillin-Clavulanate)
    • 香港公私營診所均可開藥
  • 耳膜穿孔或流膿
    • 需耳科清潔處理
    • 可能加用抗生素耳滴劑

2. 滲出性中耳炎

  • 一般不使用抗生素
  • 觀察3個月,期間監測聽力
  • 過敏性鼻炎或鼻塞應同時治療
  • 持續積液或影響聽力 → 考慮耳管置入術(Grommet)

3.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

  • 規律清潔耳道(由耳鼻喉科進行)
  • 抗生素耳滴劑
  • 若合併膽脂瘤或頻繁復發 → 耳科手術(鼓膜修補術 Tympanoplasty)

四、手術治療

香港公立及私家醫院均有提供:

  • 鼓膜修補術(Tympanoplasty):修補穿孔的耳膜
  • 鼓室成形術(Tympanomastoidectomy):處理膽脂瘤或慢性感染
  • 耳管置入術(Grommet Insertion):排出中耳積液,改善聽力

💡 費用參考(單耳手術)

  • 公立醫院:約港幣$100-$500(需輪候)
  • 私家醫院:約港幣$20,000-$50,000(視手術類型及醫生收費)

五、香港就診途徑

  • 公立醫院急症室:適合急性劇痛、發燒、耳流膿、頭暈、面癱等緊急情況
  • 公立耳鼻喉科專科門診:需家庭醫生或普通科轉介,輪候時間長
  • 私家耳鼻喉科:等候時間短,診金連藥費約港幣$500-$1,200
  • 普通科診所:可處理輕症及開藥,必要時轉介專科

六、日常護理與預防

  • 感冒或鼻塞期間避免游泳
  • 教導兒童擤鼻時不要過於用力
  • 保持耳道乾爽
  • 戒煙及避免二手煙
  • 定期檢查兒童聽力,尤其有反覆中耳炎病史者

七、何時必須立即求醫?

  • 高燒持續不退
  • 劇烈耳痛突然緩解(可能是耳膜穿孔)
  • 耳流膿、流血
  • 聽力急降、耳鳴、頭暈
  • 面部一側無力(可能是面神經受累)
  • 嚴重頭痛、頸部僵硬(需排除顱內感染)

💬 小編話你知
中耳炎不只是小朋友的專利,成年人尤其是鼻敏感患者、經常潛水或游泳的人,也有風險。香港很多家長聽到抗生素就擔心副作用,但對於確診的細菌性急性中耳炎,適時使用抗生素能有效避免聽力損失或顱內併發症。另外,滲出性中耳炎雖然不痛,但對兒童語言發展影響很大,家長不能掉以輕心。


⚠️ 免責聲明
本文只供參考及並不構成任何醫學建議,來源參考自各大醫學文章。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