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緊張性頭痛(Tension-Type Headache, TTH)

 

 

💢 緊張性頭痛全攻略(香港版)

香港人生活節奏急促,加班、通勤、壓力大已經係日常,加上長時間用電腦、低頭睇手機,緊張性頭痛幾乎成為都市病之一。小編自己都試過一到deadline,成個後腦同太陽穴就「箍住」咁痛,成日誤以為係偏頭痛,但其實緊張性頭痛嘅成因、病理同治療方法完全唔同。

根據香港醫院管理局及多份國際醫學期刊,緊張性頭痛係最常見嘅原發性頭痛類型之一,特點係雙側壓迫感或緊箍樣嘅頭痛,與壓力、肌肉緊張、姿勢問題有密切關係。


1️⃣ 成因與誘發因素(香港常見情況)

醫學界認為緊張性頭痛與頭頸肌肉長時間緊張中樞神經痛覺處理異常有關。香港常見誘因包括:

  • 精神壓力(工作、學業、家庭)
  • 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電腦、手機、文書工作)
  • 睡眠不足或質素差
  • 頸肩肌肉勞損(辦公室族、司機特別常見)
  • 視力問題(長時間未矯正近視/遠視/散光)
  • 不良生活習慣(少運動、咖啡因過量或戒斷)

2️⃣ 主要症狀

緊張性頭痛同偏頭痛有幾個分別:

  • 痛感性質:持續性壓迫、緊箍感(好似戴緊緊帽)
  • 部位:雙側太陽穴、前額、後腦,甚至整個頭
  • 強度:輕至中度,唔會因活動加劇
  • 伴隨症狀:一般冇噁心嘔吐,少數人有輕微畏光或畏聲
  • 持續時間:30分鐘至數日不等

分為:

  • 偶發性:每月少於15日
  • 慢性:每月≥15日,持續超過3個月

3️⃣ 醫學治療方法(香港常用方案)

🩹 急性期治療(緩解疼痛)

  • 非處方止痛藥
    • 撲熱息痛(Paracetamol)
    • 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如Ibuprofen、Naproxen)
  • 肌肉鬆弛劑(需醫生處方)
    • 用於頸肩肌肉過度緊張情況
  • 注意:過度依賴止痛藥可能導致藥物過度使用性頭痛(MOH)

🛡 預防性治療(針對慢性TTH)

  • 抗抑鬱藥
    • 三環抗抑鬱藥(Amitriptyline)最常用,可減少發作頻率
  • 物理治療
    • 頸肩肌放鬆、姿勢糾正、拉筋運動
  • 心理治療
    • 認知行為治療(CBT)、壓力管理課程

4️⃣ 非藥物治療與生活改善(小編貼士)

  • 姿勢調整:坐姿挺直,電腦螢幕與眼睛平行
  • 定時伸展:每工作30-45分鐘,頸肩拉筋2-3分鐘
  • 睡眠充足:固定睡眠時間,避免捱夜
  • 深呼吸練習:可減少交感神經緊張
  • 定期運動:游泳、快走、瑜伽放鬆肌肉
  • 視力檢查:避免眼睛過度疲勞
  • 減少咖啡因依賴:避免過量或突然戒斷

5️⃣ 香港患者常見迷思

  • 「緊張性頭痛就係壓力大?」
    壓力係主要因素之一,但姿勢、肌肉緊張同睡眠質素同樣重要。
  • 「止痛藥係唯一方法?」
    長期改善生活習慣、物理治療同心理管理先係核心。
  • 「成日痛會變腦瘤?」
    大部分緊張性頭痛屬良性,但持續惡化或伴隨神經症狀應立即求醫排查其他病因。

6️⃣ 小編總結

緊張性頭痛係香港最常見嘅頭痛類型之一,雖然唔似偏頭痛咁劇烈,但長期反覆發作同樣會影響生活質素。小編建議,如果你成日覺得頭「箍住」痛,尤其係頸肩好硬,應該檢視自己嘅姿勢、工作習慣同壓力狀況,必要時搵醫生或物理治療師評估。及早介入,唔單止減少頭痛,仲可以改善整體健康。


免責聲明:本文只供參考及並不構成任何醫學建議,來源參考自各大醫學文章。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