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肺炎(Pneumonia)

 

 

【小編深度解析】香港肺炎治療與護理全攻略

什麼是肺炎?

肺炎(Pneumonia)是指肺部的肺泡發炎,常因細菌、病毒、真菌或其他微生物感染引起。
在香港,肺炎是長者常見的致命疾病之一,醫管局數據顯示,肺炎在本港長期位列主要死因前列。無論是健康成年人、兒童,還是高危群組,都有感染風險。


香港常見的肺炎類型

  1. 社區型肺炎(CAP)
    • 在社區中感染,常見致病菌為肺炎鏈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流感嗜血桿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
  2. 醫院型肺炎(HAP)
    • 入院 48 小時後出現的肺炎,常見致病菌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包括 MRSA)、綠膿桿菌。
  3. 吸入性肺炎
    • 食物、胃液或異物吸入肺部引起,常見於吞嚥困難患者。
  4. 病毒性肺炎
    • 如流感病毒、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嚴重時可致命。

常見症狀

  • 發燒(可高達 39°C 或以上)
  • 咳嗽(有痰,痰可呈黃綠色或帶血)
  • 氣促 / 呼吸困難
  • 胸痛(深呼吸或咳嗽時加劇)
  • 疲倦、食慾不振
  • 長者可能症狀不典型,如精神混亂、食慾下降

小編提醒:

如果出現突發高燒、氣促或胸痛,尤其是長者、嬰幼兒或長期病患者,應盡快求醫,因為肺炎進展可很快。


肺炎的治療原則

治療取決於致病原因、病情嚴重程度患者背景(年齡、免疫狀況、是否有長期病)。
治療目標:

  1. 消除感染
  2. 緩解症狀
  3. 預防併發症
  4. 恢復肺功能

1. 細菌性肺炎治療(抗生素)

  • 首選藥物(社區型肺炎):
    • 阿莫西林(Amoxicillin)
    • 阿莫西林-克拉維酸(Augmentin)
    • 大環內酯類(如 Clarithromycin, Azithromycin)
    • 呼吸氟喹諾酮類(如 Levofloxacin)
  • 醫院型肺炎:可能需使用針劑廣譜抗生素(如 Piperacillin/Tazobactam、Cefepime、Meropenem),並針對耐藥菌。
  • 療程:通常 5-7 天(輕症),嚴重或耐藥菌感染可延長至 10-14 天。

⚠️ 小編提醒:

切勿自行購買或中途停用抗生素,否則會導致耐藥性,令治療更困難。


2. 病毒性肺炎治療

  • 流感病毒:可用抗病毒藥物(Oseltamivir、Zanamivir),需在發病 48 小時內使用效果最佳。
  • 新冠病毒:根據醫管局指引,可能使用抗病毒藥物(如 Paxlovid、Remdesivir)及支援治療。
  • 其他病毒:多以支持治療為主(退燒、補水、氧氣)。

3. 抗真菌治療

  • 針對真菌引起的肺炎(如念珠菌、曲霉菌),使用專門抗真菌藥物(如 Voriconazole、Amphotericin B),需專科醫生處方。

4. 支持治療

  • 氧氣治療:低氧患者需使用鼻導管或面罩供氧。
  • 退燒止痛藥:如 Paracetamol 減輕不適。
  • 補液:防止脫水。
  • 祛痰及呼吸物理治療:幫助清除分泌物。
  • 營養支持:尤其是長者與重症患者。

5. 入院與重症治療

以下情況多需入院:

  • 呼吸困難或血氧飽和度 < 92%
  • 高燒持續
  • 意識混亂
  • 血壓低
  • 有嚴重長期病(心臟病、腎病、免疫缺陷)
  • 影像顯示雙肺大範圍感染

重症患者可能需要:

  • 高流量氧氣
  • 無創或有創呼吸機
  • 加強抗生素或合併用藥

預防肺炎的小編貼士

  • 接種肺炎球菌疫苗(PCV13 / PPSV23):香港衞生署為高危群組提供資助。
  • 每年接種流感疫苗,減低病毒性肺炎風險。
  • 勤洗手、戴口罩,減少接觸呼吸道病原。
  • 保持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增強免疫力。
  • 戒煙,避免二手煙暴露。

香港的醫療資源

  • 公立醫院急症室:處理重症肺炎。
  • 普通科門診 / 私家診所:診斷及跟進輕症肺炎。
  • 社區藥房:可購買支援治療藥物(不能自行購買抗生素)。
  • 衞生署疫苗接種計劃:提供流感及肺炎球菌疫苗。

💡 小編總結
肺炎並非只是「嚴重咳嗽」,它可能在短時間內危及生命,尤其是長者、嬰幼兒或免疫力低下者。香港有完善的診斷與治療資源,關鍵是及早求醫、遵從醫囑完成療程、並做好預防措施。比起治療,預防才是保護自己和家人的最佳方法。


免責聲明:本文只供參考及並不構成任何醫學建議,來源參考自各大醫學文章。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