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小知識】常見犬隻疾病的 6 大類型

常見犬隻疾病的6大類型 🩺🐕

主人必讀!全方位守護狗狗健康

香港狗主最怕毛孩突然唔舒服,其實不少疾病都可以預防,只要有意識及早分辨。小編集合本地獸醫及多個權威網站資料,用最地道語氣教你識別六大常見病分類、病徵、預防及護理重點。

1. 傳染性病毒及細菌疾病 🦠🥲

最常見有犬瘟熱、犬小病毒、鉤端螺旋體病等,主要經接觸病犬、分泌物、蚊叮等方式傳播。狗瘟會侵害呼吸、消化、神經系統,發燒、鼻涕、抽搐。犬小病毒會劇烈嘔吐、下痢、血便、脫水,死亡率高。鉤端螺旋體可損傷肝腎,分布於受污染水源或泥土。

及早為狗狗接種全套預防疫苗及定期體檢,就可以大大降低染病風險。

2. 寄生蟲及血液疾病 🪳🦟

包括跳蚤、壁蝨、心絲蟲、牛蜱熱等。心絲蟲經蚊叮感染,寄生在心臟和肺動脈,會咳嗽、體力下降,嚴重可致命。牛蜱熱由壁蝨傳播,常見於香港郊外,病徵為貧血、疲勞、牙齦蒼白、小便顏色變深。

務必跟獸醫做好內外驅蟲、防蚤防蜱及定期抽血檢查。

3. 慢性疾病與老年犬健康問題 🦴🧓

關節炎(骨關節退化、活動力下降)、心臟病(氣喘、易累)、糖尿或腎衰竭(多飲多尿、食慾波動、體重下降)在年紀大、肥胖、活動量不足品種特別多。慢性病進展緩慢,常被忽略需留心。

配合定期身體檢查、控制體重和適度運動,有助預防或延緩病情。

4. 消化道及腸胃疾病 🤢💩

嘔吐、腹瀉往往由飲食改變、食物不潔、感染病毒,如犬小病毒、分離焦慮等引致。嚴重嘔吐下痢甚至脫水,要盡快帶狗狗去看獸醫。飲食需循序漸進,少油零食才可預防腸胃炎。

日常餵養注重衞生,嚴禁亂餵人類食物,係預防關鍵。

5. 皮膚及耳道疾病 🐾🦻

皮炎、濕疹、過敏、真菌、耳朵發炎好常見,可因氣候潮濕、護理不夠、寄生蟲或食物敏感導致。皮膚出紅疹、掉毛、抓癢、耳朵發臭、甩屑等都要留意。

定期洗澡、梳毛、檢查耳朵,保持環境清潔及適時就診非常重要!

6. 癌症、肥胖與新陳代謝疾病 🎗️⚖️

隨著狗狗平均壽命上升,患癌症(如淋巴瘤、乳腺腫瘤、皮膚腫瘤)及肥胖引致糖尿病、肝臟病等情況越來越多。老年、肥胖、沒有絕育的狗風險較高。

每日監察體重、飲食,年長狗狗每半年一次全面身體檢查,有病徵要馬上就醫。


小編總結

做好預防、定期檢查永遠勝過病發時的焦急。唔同年紀、品種、體型,都有專屬健康風險,記得多留意毛孩身體細微變化。遇到不尋常徵狀千祈唔好拖延,越早處理越可以保住狗狗安穩開心的健康人生!🔍你同毛孩齊齊學會身體語言,未來生活更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