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小知識】愛犬掉毛過多的 5 大原因
愛犬掉毛過多的5大原因 🐕🍂
主人必懂!認識狗狗掉毛,從根本改善
每個香港人屋企都有朋友話「狗狗成日掉毛,掃極都係!」其實適量掉毛係正常,但突然大量甩毛或禿毛,就要警覺背後原因。小編搜集本地醫生、動物行為師同狗主常見經驗,為你詳細拆解5大最常見犬隻掉毛元兇,教你揪出問題逐個擊破!
1. 換季與天氣變化 🍃🌞
換季「大甩毛」唔出奇
狗狗會隨住四季溫度、濕度轉變,主動將底毛或舊毛脫落,鋪新毛層。春夏之交、秋冬交替尤其明顯。短至幾星期,長則一兩個月,天天都見到飛毛纏身。
應對法
勤梳毛,尤其係多層毛品種(哈士奇、柴犬等);換季時期,可用除毛刷定期整理,既可減少家中毛髮積聚,又提升毛質健康。
2. 不均衡營養/飲食問題 🥕🥩
缺乏特定營養最易甩毛
毛髮健康需要蛋白質、Omega-3、維他命A/E等。如長期主食單一、缺乏營養餐配,就容易甩毛,毛色失去光澤。
應對法
買糧時睇清楚營養標示,可適當換糧或加埋鮮食、補充優質魚油。不過記得唔好亂撈人類食物,尤其唔可太鹹。
3. 皮膚問題/寄生蟲感染 🐾🦠
濕疹跳蚤等皮膚病,掉毛+抓癢
香港潮濕環境易有細菌、真菌感染,外寄生蟲(蟎蟲、跳蚤)亦是「甩毛黑手」之一。狗狗會抓癢,甚至舔到啲位禿毛或紅腫。
應對法
定期檢查皮膚,有異常就搵獸醫,勿自己試藥。全屋做好驅蟲,洗狗用品、床鋪都要注意衛生。
4. 壓力大或情緒困擾 😰🌀
環境或心理壓力——狗狗都會甩毛
搬屋、新寵物、生活改變、獨留屋企太耐,都令狗狗緊張甚至焦慮。狗狗會出現過度舔毛、局部禿毛、全身散毛等。
應對法
多花時間陪玩、運動,確保生活規律。新家或新成員可多比獎勵同安撫,逐步適應。
5. 清潔護理不當/過度洗澡 💦🚿
洗毛精、用錯洗澡方法都會搞出事
太密洗澡(如一星期1-2次以上),或者用人類洗頭水、護髮素,容易破壞狗狗皮脂、PH值,令皮膚乾燥大量甩毛。
應對法
一般每3-4星期洗一次已夠,用寵物專用產品。梳毛亦可以減少死毛堆積。平時清潔耳仔、指甲都唔好忽略。
小編總結
掉毛太多其實可能係健康警號,唔好單靠掃地、剃毛處理。日常飲食均衡、適量運動、環境乾爽多梳毛,遇到明顯異常就搵獸醫。多同毛孩溝通、細心觀察,有問題記住提早處理,咁狗狗先可以繼續擁有軟滑靚毛、健康有活力同你齊齊開心生活!
當狗狗掉毛過多時,日常護理管理做得好非常重要,可以有效減少掉毛情況、令毛質更健康。以下提供一套香港家庭容易實行、科學有效的護理建議:
1. 定期梳毛
-
每日或隔日用寵物專用梳,尤其換季時更加要勤力(短毛犬每周2-3次,長毛犬最好每日梳),幫助移除死毛和皮屑。
-
梳毛同時可以檢查皮膚狀態,及早發現紅點、癢位或寄生蟲。
2. 正確洗澡頻率及用品
-
一般建議每3-4星期洗澡一次,夏天可適度加密,避免過度清潔傷皮膚油脂。
-
只用寵物專用洗毛精,切勿用人類洗頭水。洗完徹底吹乾。
-
洗澡後可以用護毛噴霧增加滋潤感及防靜電。
3. 均衡營養飲食
-
選擇含優質蛋白(如雞肉、魚肉)、Omega-3脂肪酸(魚油)、維生素A/E等的完整狗糧。
-
乾糧可間中配搭少量鮮食如雞蛋、三文魚(熟),但切記「加料」不要過多。
-
飲水要充足,每日保證新鮮、乾淨水源。
4. 控制家居環境濕度
-
香港潮濕出現皮膚癢易掉毛,可用除濕機保持室內乾爽通風。
-
床舖、被墊、玩具定期清洗及消毒,減少細菌、黴菌滋生。
5. 定期防蟲及健康檢查
-
配合獸醫建議做內外驅蟲,避免跳蚤、蟎蟲引發掉毛或損傷。
-
每年至少一次身體/皮膚檢查,有異常如禿毛、紅尿、怪味即搵獸醫。
6. 減壓及增加互動
-
維持日常生活有規律,多陪玩、多散步,減低環境帶來的壓力。
-
嘗試益智遊戲、拉繩玩具等,分散注意力也可減少「焦慮舔毛」。
7. 避免過份修剪和衣物
-
貓狗夏天可修短一點毛,但避免全剃光,保持毛層對溫度和陽光保護。
-
不要長時間穿衣服或用不適合的裝飾,防止阻礙皮膚呼吸。
小編提提你:寵主需要耐心,每種狗狗體質、品種與年齡都會影響掉毛多寡,只要用心做足日常保養,加上觀察狗狗身體有冇異樣,幾個月內一定見到毛質明顯改善;如發現嚴重禿毛或持續無法改善,一定要諮詢獸醫,唔好自己亂試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