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小知識】了解香港電動車主要充電制式

 

 

 

 

小編一開始揸電動車都比啲插頭制式攪到頭都大,以下係我哋整合咗大部份香港使用制式,希望幫到大家唔洗咁頭痛。

香港電動車主要充電制式詳細介紹

一、引言

隨著環保意識提升及政府推動新能源車政策,香港近年電動車(EV)數量顯著增長。電動車充電制式(Charging Standards)成為推廣過程中的重要基礎設施環節。不同充電制式影響車主充電效率、兼容性和使用體驗。本文將全面介紹香港常見的充電制式、各自優缺點、實際應用及未來發展。


二、充電制式基本分類

電動車充電可按充電速度接頭標準分為以下幾大類:

  1. 交流慢充(AC Charging / Mode 2 & 3)
  2. 直流快充(DC Fast Charging / Mode 4)
  3. 超級快充(Ultra-fast / High Power DC Charging)

而在接頭及通訊協議方面,香港現時主要採用以下國際標準:

  • Type 1(SAE J1772)
  • Type 2(IEC 62196-2,俗稱Mennekes)
  • CHAdeMO(日本標準)
  • CCS(Combined Charging System,德歐美標準,分CCS1及CCS2)
  • Tesla專用接口(香港現時採用歐洲Type 2及CCS2)


三、香港現行主要充電制式詳解

1. Type 2(IEC 62196-2)– 歐洲標準

  • 應用範圍:
    現時香港最普及的交流(AC)充電標準。大部分歐洲及中國進口車型(包括BMW、Mercedes-Benz、Audi、Tesla等)均採用Type 2插頭。

  • 技術特點:

    • 最高支援單相7.4kW(32A,230V)或三相22kW(32A,400V)。
    • 支援智能通訊,可與充電站互動(如充電狀態、用電量控制)。
    • 插頭設計安全,有防觸電及鎖定裝置。
  • 應用情境:

    • 家用充電器、商場停車場、寫字樓、公共充電站等普遍採用。
    • 充電時間視乎車型電池容量及功率,一般需4至10小時充滿。
  • 優缺點:

    • 優點: 兼容性高,市面大部分歐洲及中國品牌電動車均支援;設施普及,維護簡單。
    • 缺點: 充電速度受限於交流供電,無法達到極速快充。

2. CCS2(Combined Charging System 2)– 歐洲及國際主流直流快充標準

  • 應用範圍:
    新一代歐洲/美國進口電動車(如Volkswagen ID系列、BMW i系列、Audi e-tron、Mercedes EQ系列、Tesla等)多採用CCS2作為直流快充標準。

  • 技術特點:

    • 在Type 2插頭基礎上,加設兩個直流大電流端子,可進行直流快充。
    • 最大充電功率可達50kW、150kW,甚至350kW(視乎充電站設計及車輛接收能力)。
    • 具備智能通訊功能,支援Plug & Charge等先進應用。
  • 應用情境:

    • 公共快充站(如中電、港燈、Tesla超充站)主力提供CCS2接口。
    • 30分鐘內可充至80%電量,適合長途旅程或急充需求。
  • 優缺點:

    • 優點: 充電速度極快,適合新一代高性能電動車。
    • 缺點: 充電站設置成本高,對電網負荷要求大;舊款車型未必兼容。

3. CHAdeMO – 日本標準直流快充

  • 應用範圍:
    主要用於日本品牌電動車(如Nissan LEAF、Mitsubishi i-MiEV等)。

  • 技術特點:

    • 專用直流快充插頭,最高支援50kW(早期規格),部分升級型可達100kW。
    • 充電時需獨立插座,與Type 2/CCS2不同步。
    • 支援雙向充放電(V2G),但香港應用較少。
  • 應用情境:

    • 早年香港日系電動車充電站多設有CHAdeMO接口,現時新建快充站以CCS2為主,CHAdeMO漸趨減少。
  • 優缺點:

    • 優點: 技術成熟,兼容多款舊型日系電動車;線材粗壯,安全性高。
    • 缺點: 兼容性逐漸下降,新車型採用漸少;升級至更高速快充有限。

4. Tesla專屬接口

  • 應用範圍:
    香港Tesla新車(Model 3、Y、S、X)均採用歐洲Type 2(AC)及CCS2(DC)接口。

  • 技術特點:

    • 交流慢充時使用Type 2;快充(超級充電站)則用CCS2。
    • Tesla Supercharger快充功率由120kW至250kW不等,視乎站點型號。
    • 部分舊款Model S/X需加裝轉接頭或升級硬件才支援CCS2快充。
  • 應用情境:

    • 專屬Tesla超級充電站,亦可支援Type 2 AC公開充電站。
    • 兼容性高,方便Tesla車主。
  • 優缺點:

    • 優點: 原廠支援,充電速度快,操作簡便。
    • 缺點: 只限Tesla車輛使用,其他品牌無法接入Tesla專用快充網絡。


四、各主要充電制式比較表

制式 主要應用 最大功率 兼容車型 香港覆蓋情況
Type 2 AC慢充 7.4-22kW 歐洲/中國車系 極普及(住宅、商業)
CCS2 DC快充 50-350kW 歐洲車系/Tesla 快速增長(公共快充)
CHAdeMO DC快充 50-100kW 日系車系 早期普及,漸減少
Tesla專用 AC+DC超級快充 22-250kW Tesla 指定站點專用

五、充電制式兼容性

  • 轉接頭應用:
    部分車主會購買轉接頭(如CHAdeMO to Type 2),但受限於車輛及充電站設計,並非所有轉接頭都被原廠認可。
  • 軟件兼容:
    新一代電動車充電管理系統可自動識別插頭制式,自動調整充電參數。
  • 未來趨勢:
    香港新落成公共快充站已多數同時提供Type 2、CCS2及CHAdeMO接口,方便不同品牌車主。

六、安全規範與發展政策

  • 政府規管:
    • 所有公共充電裝置須符合機電工程署(EMSD)及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安全標準。
    • 充電站須定期檢查、維護及張貼安全操作指引。
  • 建築物條例要求:
    新建住宅或商業樓宇須預留電動車充電設施空間(如「一換一」計劃)。
  • 發展策略:
    政府鼓勵私人停車場裝設充電基礎設施,並推出資助計劃(EV屋苑充電易資助計劃)。

七、未來發展趨勢

  • CCS2成為主流:
    隨著歐洲及中國電動車進口量增加,香港CCS2快充網絡快速擴展,有望成為標準主流。
  • 超級快充(>150kW)增建:
    以Tesla、部分歐洲品牌為代表,未來將有更多高功率快充站落成,支援更大電池容量及更短充電時間。
  • 智慧充電管理:
    隨著智能電網發展,未來充電樁將支援動態分配功率、遠程監控、用戶手機App預約等先進功能。
  • V2G(Vehicle-to-Grid):
    CHAdeMO及部分CCS2車型技術上已支援V2G,未來或可實現電動車反向供電,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八、結論

香港電動車充電制式正經歷由多元並存向國際主流標準(Type 2 + CCS2)過渡的階段。選購電動車時應注意車型所支援的充電接口及本地配套覆蓋。隨著政府、能源公司及汽車品牌持續投資升級充電設施,未來香港的電動車充電體驗將更快捷便利,亦有利於電動車更廣泛普及。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