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小知識】引擎排氣量、缸數、馬力、扭力分別代表什麼?

 

 

 

 

1. 引擎排氣量(Displacement)

  • 定義
    引擎所有氣缸,在一次運作循環中「可容納的空氣與燃油混合氣體的總體積」,常用「c.c.」(立方公分)或「L」(公升)表示,例如 1500c.c.、2.0L。
  • 實際意義
    排氣量愈大,理論上可燃燒的混合氣越多,能產生更多動力。
  • 舉例
    一般家用車常見排氣量 1.5L~2.5L,性能車或跑車則有3.0L甚至以上。

2. 缸數(Cylinders)

  • 定義
    引擎內「活塞」的數量,常見有3、4、6、8缸等。
  • 排列方式
    直列(I)、V型(V)、水平對臥(Boxer/H)。
  • 實際意義
    • 缸數多:運轉更平順,動力輸出更大,聲浪更渾厚(如V6、V8)。
    • 缸數少:輕巧、省油、維修成本低(如I3、I4)。
  • 舉例
    大多數家用車為4缸,豪華或高性能車常見6缸、8缸。

3. 馬力(Horsepower, HP/Ps)

  • 定義
    引擎在一秒鐘內能做多少「功」(動能輸出速率),是衡量最高速度與加速能力的重要指標。
  • 常見單位:馬力(HP、Ps)、千瓦(kW)。
  • 實際意義
    • 馬力高,代表引擎能在高轉速時持續輸出強大動力,加速能力更強。
    • 適合追求高速、需要大動力的車種。
  • 舉例
    一般家用車約100~200hp,性能車300hp以上。

4. 扭力(Torque, Nm/kgm)

  • 定義
    引擎在驅動軸上產生「旋轉力矩」,即轉動力量。單位為牛頓米(Nm)或公斤米(kgm)。
  • 實際意義
    • 扭力大,車輛起步有力、加速迅猛,爬坡與載重時表現更佳。
    • 扭力在低轉速時高,代表車子「油門一踩就有力」。
  • 舉例
    家用車約150~250Nm,柴油車或SUV扭力更高。

簡單比喻

  • 排氣量:像是一個馬達的「肺活量」—能吸多少空氣、燃燒多少燃油。
  • 缸數:像是「肌肉的數量」—缸數多,動力更平順、輸出更大。
  • 馬力:像是「衝刺能力」—能跑多快、加速多快。
  • 扭力:像是「起跑爆發力」—能拉多重、起步多有力。

實際選車建議

  • 通勤、都會用車:中小排氣量、扭力輸出平順即可。
  • 長途、高速、性能需求:選擇馬力、扭力較高的車款。
  • 載貨、越野:扭力比馬力更重要。

小知識
現代渦輪增壓(Turbo)技術,能讓小排氣量引擎也有高馬力與高扭力,兼顧性能與油耗!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