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小知識】泊車時一定要拉手掣?專家教你正確做法!
泊車時一定要拉手掣?專家教你正確做法!
你有沒有試過停好車後,猶豫要不要拉手掣(即手剎車、駐車制動器)?尤其是自動波車,很多人會覺得「打P波」就已經夠穩陣了,手掣可拉可不拉。到底真相如何?什麼情況下必須拉手掣?又有什麼正確步驟?今天就讓專家加小編親身經驗,由原理到實用,一次講清楚!
一、手掣(駐車制動器)是什麼?
手掣,即「駐車制動器」或「Parking Brake」,主要功能是在車輛停車時,防止車輛因地面傾斜、外力碰撞等原因滑動。手掣有幾種常見形式:
- 傳統手拉式:拉桿設於司機座椅旁
- 腳踏式:左腳踩下啟動,常見於部分美國車型
- 電子手掣:按鍵式,越來越多新車配備
不論哪一種,本質都是讓車輪鎖死,讓車輛停穩。
二、自動波車與手掣的迷思
1. 「自動波車泊車打P就夠?」——這是最大誤區!
P檔(Parking)確實能鎖住變速箱某個齒輪,讓車不能前進或後退,但這不是為了長時間承受車重或坡度壓力。若車輛只靠P檔停在斜坡,一旦齒輪損壞或受力過大,車輛仍有滑動風險,甚至損壞變速箱。
小編親身經歷:
有次小編停在商場斜坡,只打P沒拉手掣。回來開車時聽到「咔嚓」一聲,P檔一時還卡住了!問過修車師傅,原來變速箱的「停車齒」長期受力,真的會縮短壽命。從此以後,無論多平的地方,都堅持拉手掣習慣。
2. 「平地就不用拉手掣?」——專家建議:最好還是拉!
- 有時候你以為是平地,其實地面有微小傾斜,車還是有機會慢慢滑動。
- 路邊泊車時,被其他車輛碰撞(例如後車輛泊入/泊出時不小心碰撞你的車),車就有機會移位。
- 有些地區法例明確規定——停車必須拉手掣!(如香港《道路交通(車輛登記及領牌)規例》)
三、手排車(棍波車)一定要拉手掣嗎?
手波車的駕駛習慣,是停車時入一檔或倒檔再拉手掣。只入檔不拉手掣,雖然引擎壓縮可提供部分阻力,但只靠入檔無法完全防止滑動,長期下來對變速箱也有損耗。
四、正確泊車步驟全攻略(自動波車為例)
- 踩死煞車踏板,把車完全停穩
- 拉手掣(駐車制動器)
- 將檔位推到P檔(Parking)
- 放鬆煞車踏板,確保車輛沒移動
- 關掉引擎,拔下鎖匙/關閉啟動按鈕
小編提醒:
為什麼「先拉手掣再入P檔」?這樣可以確保車重主要由手掣承受,減少變速箱「停車齒」的壓力。如果反過來,車重全壓在P檔齒輪上,長遠對變速箱不利。
五、電子手掣的應用與誤區
現時不少新車配備電子手掣(EPB),多數一按即鎖,部分型號還有「自動駐車」(Auto Hold)功能。Auto Hold會在車輛完全停下自動鎖死車輪,起步時自動解除,非常方便。
然而,電子手掣也要主動確認啟動,部分車型只有熄火才自動啟動,平時停車還是建議手動按下。
小編觀點:
有些朋友以為電子手掣「全自動」,結果有次沒留意,車還是輕微滑動。新科技固然方便,但駕駛習慣更重要!
六、特殊情況下更要拉手掣
- 斜坡停車:必須拉手掣,並考慮將車輪轉向路邊或路緣石,防止萬一滑動。
- 長時間停泊:例如過夜、外遊、長期不用車,更要確認手掣已拉緊,最好間中檢查。
- 惡劣天氣:暴雨、颱風等情況,避免車輛因積水、風力意外移動。
七、不拉手掣會有什麼風險?
-
車輛滑動造成財物損失或人身意外
萬一車子滑走,撞到其他車輛,責任全屬你! -
損壞變速箱或手波齒輪
維修費用動輒數千至數萬元,絕對得不償失。 -
觸犯法例,可能被罰款
香港法例有規定,駕駛者離開車輛時必須拉手掣。
八、常見錯誤及補充Q&A
Q1:手掣會不會拉到生銹卡死?
- 現代手掣設計耐用,但長期停車或濕氣大確實有機會卡死,建議偶爾啟動運作一下。
- 如遇到手掣卡死,不要強行拉扯,應尋求專業協助。
Q2:電子手掣會突然失靈嗎?
- 極少見,但如電池電量過低或故障,確實有可能。此時部分車型有緊急手動解鎖方法,詳見車主手冊。
Q3:臨時短停要拉手掣嗎?
- 如果只是紅綠燈等候,不必拉手掣。但離開車輛(即使很短暫),安全起見都應該拉手掣。
Q4:泊車時打方向盤有用嗎?
- 在斜坡泊車時,建議將車輪朝向路邊,萬一車輛滑動,能卡住路緣減少危機。
九、國際慣例與法規
- 香港:法例明文規定,離車時必須拉手掣。
- 英國、日本、澳洲等右駕地區:同樣普遍規定拉手掣,視為基本安全動作。
- 歐美左駕國家:亦建議無論自動波或手波,停車時都應拉手掣。
十、小編總結與呼籲
習慣成自然,安全無價!
小編以前也覺得「拉手掣很麻煩」,但親身經歷過幾次驚險,才明白一個小小動作其實隱藏極大安全保障。現今汽車科技再先進,基本駕駛習慣不能省略。拉手掣,不只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尊重。
最後提醒大家:泊車時,記得——先拉手掣,再入P檔!一個簡單動作,守護你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