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小知識】濕地與雨天防打滑的駕駛要訣
🌧 小編真心話:香港落雨天,真係考驗駕駛功夫
香港天氣潮濕,一到梅雨季、颱風季(大約 5–10 月),落雨係家常便飯。有時落到「黑雨」或者「黃雨」,馬路簡直變水渠。唔止視線受影響,路面仲會積水、變滑,特別係以下情況最危險:
- 剛開始落雨:灰塵 + 沙石 + 車胎膠碎 + 機油混合成「滑油層」,摩擦力急降。
- 下大雨或積水:水層阻隔車胎與路面接觸,容易「水漂」(Aquaplaning)。
- 香港高低起伏、多彎位道路:落雨時急彎、下坡路特別容易失控。
🛑 核心防打滑駕駛要訣
1. 減速!減速!再減速!
- 小編一定要強調,落雨天唯一必用安全法寶就是降低車速。
- 高速行車時,車胎排水效能不足,容易浮起,失去抓地力。
- 香港法例雖然冇明文要求雨天減速,但道路安全規則內提醒要根據天氣調整速度。
- 推薦:至少減速 20–30%,如果本來限速 50km/h,落雨時可控制在 35–40km/h,視乎能見度和積水情況。
2. 保持更長車距
- 濕路剎車距離會比乾路長約 2 倍;
- 小編私心做法:由平日的 2 秒安全距離,雨天加到 4–5 秒;
- 特別注意巴士、的士、貨車,因為佢哋噴水會阻礙視線,仲可能突然換線。
3. 避免急剎、急加速、急轉彎
- 濕滑路面上,任何突然的大動作都容易令車胎抓地力瞬間消失;
- 急剎:可能觸發 ABS(防鎖死剎車系統),雖然可保持方向控制,但剎車距離仍會變長;
- 急加速:可能導致驅動輪打滑;
- 急轉彎:離心力加上摩擦力不足,會直接滑出車道。
4. 提防水漂(Aquaplaning / Hydroplaning)
水漂係雨天最危險嘅情況之一:當車速太高、積水太深,車胎直接「浮」在水面上,完全失去路面接觸。
- 徵兆:
- 方向盤突然變輕;
- 車身有漂浮感;
- 油門反應異常。
- 正確應對:
- 唔好急剎;
- 慢慢收油,保持方向直行;
- 等速度自然降低,直到車胎重新接觸路面。
- 香港常見積水黑點:
- 荃灣路、葵涌交匯處低窪位置
- 東九龍走廊部份橋底
- 西貢及大埔鄉郊路段
5. 利用較低波檔控制車速
- 自動波車可切換到低波檔(L、2、S),利用引擎制動減速;
- 特別適合落雨天 + 下坡情況,例如清水灣道、大帽山路;
- 減少長時間踩剎車,避免剎車過熱。
6. 胎紋深度 & 胎壓檢查
- 胎紋足夠深度先有排水能力。香港法例規定最淺 1.6mm,但小編建議雨季 少於 3mm 就考慮換胎;
- 胎壓要按照車廠標準,不要過高(抓地力差)或過低(排水能力下降、耗油增加)。
7. 開燈提升能見度
- 大雨時就算日間都要開 近光燈(低燈),唔好只開日行燈或霧燈;
- 後霧燈只在極低能見度下使用,避免影響後車視線;
- 香港《道路交通規則》對燈光使用都有清晰指引,唔開燈會被票控。
8. 特別留意路面物料
- 柏油路:剛落雨時特別滑;
- 金屬蓋(渠蓋、電力井蓋):濕滑程度極高,過蓋時避免剎車或轉向;
- 斑馬線 / 油漆線:雨天容易打滑,摩托車尤其要注意。
9. 橋面與高風地區
- 九龍灣去將軍澳跨海大橋、青馬大橋等高位路段,落雨+大風會有橫向推力;
- 控制方向盤,避免被風「吹走」;
- 大風大雨時車速應進一步降低。
10. 雨天泊車與開門注意
- 水花會遮擋其他車輛的視線,泊車或開門前要特別小心後方來車;
- 泊在高位、遠離渠口,避免暴雨引發的瞬間積水。
💡 小編額外經驗分享
小編試過一次喺西貢清水灣道夜雨開車,前一晚冇檢查胎壓,結果積水路段一踩剎車就觸發 ABS,幸好有保持車距先冇撞到前車。所以我之後落雨天一定會提早出門,慢行、唔急,只要守住「慢、穩、遠」三字訣,就算黑雨都可以穩陣到達目的地。
📌 香港雨天安全駕駛三字訣
- 慢 — 減速,降低水漂風險。
- 穩 — 緩加緩減,避免突然動作。
- 遠 — 增加車距,留足反應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