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小知識】電動貨車在物流業的應用前景

 

 

 

🚚 香港電動貨車在物流業的應用前景(小編深度觀察)

近年香港物流業面對幾個關鍵轉型壓力:

  • 環保減排要求(政府碳中和目標)
  • 燃油成本波動
  • 市區環境污染與交通限制

而電動貨車(包括 3.5 噸以下輕型貨車、中型箱車、冷藏車等)正逐漸成為業界討論焦點。小編長期觀察香港運輸、快遞、零售配送行業的動向,也與幾位在車隊管理的朋友交流過,今天就跟大家分析一下香港電動貨車的真實情況與未來可能性


1️⃣ 為什麼香港物流業會關注電動貨車?

① 環保與法規壓力

  • 政府《香港氣候行動藍圖 2050》:2050 年前所有道路運輸工具零排放。
  • 可能未來會像歐洲、日本一樣,在市中心設「低排放區」(LEZ),限制柴油貨車進入。

② 成本考慮

  • 雖然電動貨車車價高於柴油車,但電費遠低於柴油成本。
  • 根據中電深宵電價 $0.98/kWh 計算,1 公里電費成本可能只有柴油的 30%-40%

③ 品牌形象

  • 國際品牌(例如 DHL、SF Express、IKEA 香港)已開始試用電動貨車,對外可展示 ESG(環境、社會、管治)承諾。

2️⃣ 香港電動貨車現況(2025 年)

小編整理了幾個本地現況數據:

類型 常見品牌 / 型號 應用公司 特點
輕型電動貨車(3.5 噸以下) BYD T3、Foton iBlue、Nissan e-NV200 SF Express、順豐、DHL 適合市區快遞、輕貨配送
中型電動貨車(5-8 噸) Foton Aumark EV、BYD ETM6 IKEA、屈臣氏配送 適合零售補貨、家居運輸
特殊電動貨車(冷藏、垃圾收集) BYD Q1、改裝版 Isuzu EV 食品批發、環保署 需特殊電池溫控技術

📌 小編觀察:

  • 香港目前的電動貨車數量仍低於 500 輛,主要集中在大型物流公司與政府部門試行。
  • 大部分中小型物流商仍觀望,原因是車價高基建不足

3️⃣ 技術與營運挑戰

雖然電動貨車有潛力,但在香港落地仍面對多個現實問題。

① 續航力限制

  • 市區配送:150-250 公里續航力基本足夠。
  • 新界—九龍—港島跨區長途:若需全日多趟,可能需中途補電。
  • 冷藏車耗電量大,續航力會進一步下降 20%-30%。

② 充電基建

  • 大部分物流倉位於新界(葵涌、屯門、元朗),倉內需安裝多個 30-60kW DC 快充樁。
  • 公共快充樁幾乎沒有貨車專用車位,停泊空間不足。

③ 車輛成本與折舊

  • 一輛 3.5 噸電動貨車價格約 $450,000 - $600,000,比柴油版貴 50%-70%。
  • 電池壽命 6-8 年,更換成本可達 $150,000 - $200,000

④ 載重與空間

  • 電池重量佔用部分載重能力。
  • 香港物流業有時需要「滿載 + 趕時間」,重量限制會影響效率。

4️⃣ 政府政策與資助

香港政府推出多項支援計劃:

新能源運輸基金(NETF)

  • 資助企業試用電動貨車,最高資助額可達車價 50%。
  • 要求提交營運數據,最長試用期兩年。

一換一計劃

  • 主要針對私家車,現時未完全涵蓋貨車,但業界有爭取擴展至商用車。

稅務優惠

  • 首次登記稅(FRT)減免。
  • 商用車折舊可在稅務上加速攤銷。

📌 小編心得:
雖然有資助,但對中小型物流商來說,前期資本支出仍然壓力大,需要配合低息融資才會大規模採購。


5️⃣ 成本比較(以市區配送為例)

小編用 3.5 噸柴油貨車 vs 電動貨車的粗略計算(假設每日行駛 150 公里,全年 300 日):

項目 柴油貨車 電動貨車
車價(新車) $300,000 $500,000
能源費用 / 年 約 $54,000($12/L) 約 $14,000($1.2/kWh)
維修保養 / 年 約 $8,000 約 $5,000
稅務與牌費 相近 相近
5 年總成本(不計折舊) 約 $670,000 約 $670,000

📌 小編分析:

  • 雖然電動貨車前期貴,但能源費與維修費低,5 年總成本已接近持平
  • 若有政府資助,電動貨車甚至可在 3-4 年內回本。

6️⃣ 應用場景的適合度

小編認為香港電動貨車最適合以下幾個場景:

✅ 高適合度

  • 市區快遞(SF、DHL)
  • 超市、便利店日補貨(7-Eleven、屈臣氏)
  • 家居配送(IKEA)
  • 政府部門短途運輸(郵政、環保署)

⚠ 中度適合

  • 新界跨區長途配送(需中途快充或換車)
  • 冷藏食品配送(需大容量電池)

❌ 暫不適合

  • 重型貨運(>16 噸)
  • 長時間高強度運輸(如建築物料、跨境貨運)

7️⃣ 未來發展前景(2025-2035)

小編按現況預測:

短期(1-3 年)

  • 大型物流公司會持續試行,車隊比例 5%-10% 電動化。
  • 政府可能推出針對商用車的「一換一」類資助。

中期(3-7 年)

  • 充電基建在新界物流區完善,快充時間縮短至 30 分鐘內。
  • 中型貨車(5-8 噸)電動化比例顯著上升。

長期(7-10 年)

  • 香港市區可能實施低排放區,柴油貨車進入需額外收費或禁止。
  • 重型電動貨車與氫能貨車開始商業化,覆蓋跨境及重載路線。

8️⃣ 小編觀點與建議

小編認為,電動貨車在香港物流業的前景是「漸進式樂觀」,但要達到普及,必須解決三大關鍵:

  1. 基建:在主要物流樞紐(葵涌貨櫃碼頭、元朗工業區、屯門、機場)建立貨車專用快充站。
  2. 成本:政府需要更大力度的資助或稅務優惠,降低中小型物流商的轉型門檻。
  3. 技術:提升電池能量密度與冷藏車節能技術,延長續航力。

📌 小編總結

電動貨車對香港物流業最大的價值在於市區配送品牌形象提升,短期內未必能完全取代柴油重型貨車,但隨著政策收緊與能源價格變化,早一步試用的公司會在未來競爭中佔優

物流業要跟得上趨勢,不只是為了環保,而是為了在未來的法規與成本環境中生存下去。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