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小知識】電動車充電站使用經驗分享

 

 

 

 

香港電動車充電站使用經驗分享

──小編實測 × 地道貼士 × 血淚心得──


一、香港充電站基本環境

1. 充電站種類

  • 慢速充電(AC):一般3kW至7kW,常見於屋苑、商場、政府停車場,適合長時間泊車。
  • 中速充電(AC):約22kW,少數政府或私人停車場設有,部分歐洲車支援。
  • 快速充電(DC):50kW、80kW、120kW甚至超過200kW,主要設於石油公司、部分商場、Tesla專用站,適合短時間內回電。

2. 主流充電網絡/營運商

  • 中電/港燈:最多見,政府停車場/屋苑/商廈
  • Tesla Supercharger:Tesla專用,遍佈全港
  • SHELL、Sinopec、CLP Pulse、EV Power、AutoCharge、HKeMobility:私營網絡,各有不同App/會員制
  • 私人屋苑/商場自設:需查詢管理處或會員專用

二、小編親身充電站使用流程 × 實際體驗

1. 如何預約與查找充電站?

  • APP搜尋為主
    • HKeMobility(運輸署官方,顯示即時資料、餘位)
    • PlugShare(國際通用,可見用戶留言實況)
    • 各大電力/充電網絡自家App(如CLP Pulse、EV Power等)

小編貼士:有時App顯示「有位」,但到場已被油車霸位/剛剛有人插咗,手機App資料僅供參考,最好預多一兩個備選位。


2. 泊車充電難易度 × 真實感受

  • 熱門地區(如尖沙咀、銅鑼灣、旺角)
    • 假日/夜晚極難搶位,慢充常被長期泊車霸佔,快充輪候有時要等半小時甚至更長。
    • 有D車主充完唔拎走,或者油車「死泊」EV位,管理員執法不一。
  • 新界區/邊緣地帶
    • 相對容易搵位,部分屋苑/工廈/公屋停車場慢充穩定,但設施較舊,速度慢。
  • 商場快充區
    • 有啲會設時限(例如最多停2小時),有管理員監察,流轉率較高,但人多時仍需輪候。

小編經驗

  • 週末出旺區,最好預早查App或用PlugShare睇實時用家分享,否則有機會「冇電冇位」好狼狽。
  • 一遇上油車霸位,通常只能報警或搵管理處,實際執法難度高。

3. 充電實際流程 × 操作步驟

以最常見的公眾快充站為例:

  1. 泊好車,對齊充電位
    • 留意有冇明顯標示「只限電動車充電」。
  2. 用手機App掃描或會員卡感應
    • 不同營運商需開不同App/掃碼/輸入車位號碼。
  3. 插好充電槍,開始充電
    • DC快充(CCS/CHAdeMO/Tesla專用)需對應車型。
    • 部分充電樁需先開電掣/確認安全。
  4. 手機App可顯示即時充電狀況
    • 顯示已充電量、預計完成時間、收費。
  5. 充電完成,拔槍還原
    • 停止充電後一定要拔槍,否則會被收「逾時費」甚至罰款。
    • 快充站多限時,每逾時一分鐘加收費,避免「充完唔拎走」。
  6. 付款方式
    • 支援八達通、信用卡、手機支付、App內扣數等,不同營運商有差異。

小編貼士

  • 遇到充電頭「插唔穩」、App連接問題,建議重啟App或換另一個充電頭,多數即解決。
  • 充電中如遇異常(充唔到電/突然停咗),馬上聯絡現場熱線,部分站有即時技術支援。

4. 充電速度 × 實際可用性

  • 慢充(3-7kW):一小時僅充約20-40公里,適合泊過夜/長時間停車,日常通勤已足夠。
  • 快充(50kW或以上):30分鐘可充至80%,特斯拉/部分新車可支援更高功率(120-250kW),極速回電。
  • 實際效能:香港夏天高溫/冬天低溫會影響充電效率,尤其快充時段。

小編經驗

  • 平日只用慢充,一星期一兩次已夠;長途出遊或突然要「補血」,快充站非常關鍵。
  • 但快充多數設於商場/油站等收費停車場,泊車費要計埋成本。

5. 收費模式 × 成本考量

  • 部分政府/中電/港燈設施仍免費(但愈來愈稀有)
  • 商場/私營站按充電度數收費,普遍$2-4/kWh,快充/特定品牌更高。
  • 逾時收費:快充站多設「充滿後即收逾時費」,一般每分鐘收$1-$2,避免佔位。
  • 泊車費用:商場快充區有時「泊車費另計」,要預埋成本。

小編貼士

  • 平均每百公里充電成本約$20-30,仍遠低於燃油車,但如頻繁用快充、泊貴價車場,經濟效益會被拉低。
  • 近年免費充電站愈來愈少,建議勿太依賴,應以「自家慢充」為主。

三、使用痛點 × 血淚心得

1. 油車霸位問題嚴重

  • 雖然政府近年加強執法,但繁忙地段依然常見油車「死泊」,令EV車主「有樁無得充」。
  • 報警或投訴,實際處理速度慢,影響使用體驗。

2. 充電站不足、分佈不均

  • 市區車多樁少,偏遠地區樁多無人用,規劃未夠完善。
  • 新樓盤/屋苑不少充電位只供住戶/會員,公眾車主難以使用。

3. 充電速度與流轉率問題

  • 慢充站長期被長泊車主「霸住唔拎走」。
  • 快充站排隊時有時遇到「插隊」或充完唔走情況,管理不一。

4. 不同營運商App/卡/系統不兼容

  • 需下載多個App、登記多個會員,繁瑣又易混亂。
  • 有時一個站同時有兩三個供應商,搞到新手無所適從。

5. 設備老化/維修慢

  • 部分充電站年久失修,插頭鬆脫、App失靈、無法啟動,維修不及時。
  • 有時現場無技術支援,只能等下次維修。

四、小編建議 × 香港EV充電新手攻略

1. 提早規劃,永遠有Plan B

  • 出門前查好App,選定多個充電站備用,預留足夠電量走「後備路線」。

2. 爭取自家慢充位/屋苑安裝

  • 如有固定車位,盡量申請安裝自家慢充樁,日常充電最方便最省錢。

3. 養成好習慣,不佔用、不霸位

  • 充完即走,尊重其他車主權益。
  • 遇到油車霸位勿衝動,先溝通、必要時報警。

4. 善用充電站用戶社群

  • 多留意PlugShare、Facebook本地EV群組即時資訊,互通有無,避免白行一趟。

5. 學懂不同充電頭規格

  • 熟悉自己車型支援的充電規格(Type 2、CCS、CHAdeMO、Tesla專用),避免去錯站。

6. 計算充電成本,避免「快充依賴症」

  • 慢充最經濟,快充應急時用。長期只用快充,成本會高於預期。

五、未來發展 × 小編展望

  • 政府已承諾2027年前全港三分之二公眾停車場設有充電站,未來覆蓋率將大幅提升。
  • 更多商廈、屋苑正申請資助安裝慢充樁,未來家用充電會愈來愈普及。
  • 快充網絡(如Tesla V3、SHELL Ultra-fast、Sinopec新站)持續擴展,長途出遊更方便。

但短期內,「搶樁」、「油車霸位」、「App不兼容」等現實問題仍會持續一段時間,建議新手/準備買EV的朋友要有心理準備。


六、小編總結 × 真心話

香港EV充電站總體體驗逐年改善,但仍存不少「地道煩惱」。

  • 有預備、有規劃,平日慢充、假日快充,善用社群、App、備用計劃,基本上都能從容應對。
  • 期望未來政策配合、公共教育提升,令用戶體驗愈來愈好,香港EV路上行得更遠。

有任何EV充電疑難,歡迎留言/私訊小編,一齊分享攻略,令香港電動車生活更Easy、更Smart!祝各位EV車主充電順利、一路暢通!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