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小知識】香港電動巴士的發展現況
🚌 香港電動巴士發展現況全解析(小編深度觀察)
近年香港政府大力推動「碳中和」與「零排放交通」,除了電動私家車,電動巴士成為另一個重點戰場。畢竟香港每天有超過 300 萬人次乘搭專營巴士,如果能全面電動化,對改善空氣質素和減少噪音污染將有顯著影響。
小編長期留意城巴、九巴、新巴(已併入城巴)等營運商的動態,也親身試坐過多款電動巴士,今天就帶你深入了解香港電動巴士的真實狀況。
1️⃣ 香港為什麼要發展電動巴士?
① 環保減排
- 巴士佔香港道路運輸氮氧化物排放量約 40%,顆粒物排放比例亦不低。
- 電動巴士零尾氣排放,有助改善路邊空氣質素。
② 降低噪音污染
- 電動馬達運行安靜,特別適合穿越住宅區的路線。
③ 政策推動
- 政府《香港氣候行動藍圖 2050》提出,到 2050 年前所有公共交通工具實現零排放。
- 運輸及物流局、環保署提供資助計劃,鼓勵巴士公司試驗及採購電動巴士。
2️⃣ 香港電動巴士的發展歷程
小編整理了一個時間線,方便你了解進展:
年份 | 發展里程碑 |
---|---|
2010 | 九巴首次引入混合動力巴士試行 |
2014 | 政府「試驗電動巴士資助計劃」啟動 |
2015 | 九巴引入首批全電動單層巴士(比亞迪 K9R) |
2017 | 城巴引入 BYD 及其他品牌電動巴士 |
2022 | 九巴啟用自家充電站,推首批雙層電動巴士 |
2023 | 城巴全港首推氫能巴士試行 |
2024 | 電動巴士數量突破 150 輛,覆蓋多條主線 |
2025 | 九巴與城巴均宣佈未來 10 年逐步淘汰柴油巴士 |
3️⃣ 現時(2025 年)電動巴士的規模
截至 2025 年中,小編整理了主要營運商的情況:
營運商 | 電動巴士數量 | 型號與來源 | 主要行駛路線 |
---|---|---|---|
九巴(KMB) | 約 120 輛 | 比亞迪 B12D、ADL Enviro500EV | 葵涌、沙田、九龍市區線 |
城巴(Citybus) | 約 80 輛 | BYD B12,Golden Dragon EV | 港島東、西區及機場線 |
新大嶼山巴士 | 少量試行 | 比亞迪單層電巴 | 大嶼山本地短途線 |
📌 小編觀察:
- 現時電動巴士佔全港巴士總數比例仍不足 5%,距離全面電動化還有很長路。
- 大部分電巴集中在短程、市區路線,長途及山路路線仍以柴油或混合動力巴士為主。
4️⃣ 技術與營運挑戰
雖然電動巴士優點多,但在香港推行並非一帆風順。
① 續航力
- 香港地形多山、巴士經常載滿乘客,加上冷氣長時間運作,實際續航力比廠方數據低。
- 現時大部分雙層電巴續航力約 200-250 公里,長時間營運需中途充電。
② 充電基建不足
- 九巴、城巴已在車廠內設置快速充電站(約 2 小時充滿)。
- 公共道路上幾乎沒有巴士專用充電設施,限制了路線安排。
③ 車輛成本高
- 一輛雙層電動巴士售價約 500-600 萬港元,比同級柴油巴士貴 50%-70%。
- 高價電池組需要 6-8 年更換一次,成本龐大。
④ 維修與人手
- 高壓電系統維修需專業技師,現時培訓與人手仍不足。
- 零件供應需依賴海外或內地,維修時間可能較長。
5️⃣ 乘客角度的真實感受
小編自己試搭過幾條電巴路線(如城巴 5X、九巴 296C),感受如下:
👍 優點
- 行車時幾乎無引擎噪音,震動感低。
- 起步加速順暢,特別適合市區頻繁停站。
- 空氣質素明顯改善(尤其在巴士總站)。
👎 缺點
- 有時冷氣風力偏弱(為節能)。
- 停站充電時需要等待,可能影響班次準時度。
- 部分舊路線未適合電巴行駛(如長陡坡、大迴旋路段)。
6️⃣ 政府與巴士公司的未來計劃
九巴
- 目標 2035 年前淘汰所有柴油巴士。
- 擴建屯門、九龍灣、沙田等車廠充電設施。
- 引入更多雙層電巴,並研究固態電池技術。
城巴
- 2035 年前實現全電動化車隊。
- 同時試驗氫能巴士,作為長途及高負載路線替代方案。
- 計劃在港島多個巴士總站增設快速充電樁。
政府
- 擴大「新能源運輸基金」資助規模。
- 訂立巴士零排放時間表,並加快審批基建工程。
- 與電力公司合作提升車廠供電容量。
7️⃣ 小編觀點與建議
小編認為香港電動巴士發展雖然有進步,但目前仍處於**「試驗—初步普及」階段**,面對幾個核心問題:
- 基建不足:沒有足夠充電站,巴士公司難以安排長途或高頻率路線全電動化。
- 成本壓力:高車價與電池更換成本,令全面轉型需要政府更多資助。
- 續航與運行效率:香港的地形與氣候對電巴續航力是大考驗。
小編建議:
- 先集中市區短途線全面電動化,建立穩定運作經驗後再推長途線。
- 推行快充與換電技術並行,減少充電時間對班次的影響。
- 加快技師培訓,確保維修能力跟上車隊擴張速度。
- 與乘客溝通體驗,避免因節能而犧牲冷氣舒適度。
📌 小編總結
香港電動巴士發展是大勢所趨,未來 10-15 年將是由柴油轉向零排放的關鍵期。
雖然現階段電巴比例仍低,但隨著基建完善、技術進步、政策加碼,香港街頭的巴士聲音會越來越安靜,空氣會越來越清新。
不過,小編提醒大家,電巴並不是萬能解決方案,它需要配合整體交通規劃與能源政策,才能真正達到環保與高效率並存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