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小知識】香港馬路「窄路」駕駛之最在那?
🚗 小編獨家:香港「窄路」駕駛之最
香港地形多山,舊區道路設計又細緻到令人懷疑係咪俾牛車行用,結果就造就咗一大堆 窄到兩架車會「面貼面」 嘅馬路。
有啲窄路仲係雙向行車,冇中線、冇路肩,仲要加埋急彎、斜坡同盲位,揸得唔熟真係分分鐘剷牆或者同對頭車「親嘴」。
以下係小編根據多年駕駛經驗 + 網上司機口碑,整理嘅 香港窄路 Top 6 排行。
🏆 No.1 半山羅便臣道 — 西摩道交匯段
難駕駛原因
- 雙向窄路:雖然係市區,但路面只夠一架大車過。
- 盲位多:彎角多,對頭車突然出現要急停讓路。
- 路邊泊車:好多時有車違例泊路邊,令通道更窄。
小編評語
呢度係半山居民日常必經之路,新手揸 SUV 嚟到會感覺「點解好似山路咁窄」。
駕駛攻略
- 保持低速(20-30km/h)
- 多用響號通知對頭車
- 駛入彎前盡量貼近內側
🥈 No.2 赤柱佳美道(Stanley Carmel Road)
難駕駛原因
- 沿海懸崖窄路:一邊係山壁,一邊係海邊欄杆。
- 會車位少:要見到對頭車時已經冇退路。
- 假日人多車多:旅遊巴、私家車、單車混合,壓力爆棚。
小編評語
風景靚,但司機眼中只有「點樣唔好跌落海」。
駕駛攻略
- 假日盡量避開繁忙時段
- 提前觀察前方會車位位置
- 遇旅遊巴寧願早啲停低等
🥉 No.3 香港仔黃竹坑道 — 深灣段
難駕駛原因
- 急彎連窄道:有啲彎位幾乎冇視野,對頭車逼埋嚟要貼牆。
- 重型車多:工業區貨櫃車、工程車經常出入。
- 斜坡長:上斜時遇對頭車要半坡起步,新手恐懼症。
小編評語
呢度唔單止窄,仲要同大車爭路,心理壓力加倍。
駕駛攻略
- 低波慢行,上斜預留多啲動力
- 盡量避開貨車繁忙時間(早上 8-10 點)
- 彎前響號示意
🏅 No.4 西貢清水灣道 — 近布袋澳支路
難駕駛原因
- 雙向單線:名副其實「一條線」俾兩架車行。
- 遊客區:假日有大量單車隊,仲要行中間。
- 路邊障礙物:樹枝、石壆、路邊攤檔。
小編評語
西貢風景靚,但去布袋澳條分支路真係會令新手冒汗。
駕駛攻略
- 進入前先觀察有冇大車入內
- 慢速行,預留避位空間
- 遇單車隊保持耐性,唔好急超
🎖 No.5 長洲南氹灣 — 山頂段(小型車專用)
難駕駛原因
- 極窄山路:基本上只夠一架細車通過。
- 急彎多:彎位幾乎要打盡軚。
- 行人混行:旅客會企喺路中間影相。
小編評語
雖然係離島,但如果要揸車上山,最好心理準備係「慢到可以落車行」。
駕駛攻略
- 持續低速(10-20km/h)
- 先用響號提醒彎位後方行人
- 上落斜要預早換低波
6️⃣ 榮譽提名(Honourable Mentions)
- 石澳道:假日單車多,彎道窄,還有上落斜
- 大帽山道:山路窄,彎急,落雨時更危險
- 薄扶林道 — 近香港大學段:車多路窄,還有巴士站阻礙視線
- 東涌石門甲道:村路窄,會車需極高技術
📊 小編總結
香港窄路嘅共同特徵:
- 路面闊度不足(雙向但其實係單線)
- 會車位罕見 → 一退就退幾十米
- 視野差 → 急彎盲位多
- 混合交通 → 有大車、單車、行人
- 心理壓力大 → 後車催、前方突發情況多
💡 小編貼士:
- 行窄路心態要「慢、穩、忍」
- 先觀察路面情況再入窄路,尤其假日
- 熟悉自己車身闊度,方便會車時判斷距離
- 新手可先用細車練習,避免開大車直衝窄路
香港窄路駕駛之最排行榜
排名 | 路段名稱 | 難駕駛原因 | 駕駛攻略 |
---|---|---|---|
🥇 1 | 半山羅便臣道 — 西摩道交匯段 | 雙向窄路、盲位多、違例泊車令通道更窄 | 保持低速,多用響號,入彎貼內側 |
🥈 2 | 赤柱佳美道 | 沿海懸崖窄路、會車位少、假日車流大 | 避開繁忙時段,提前找會車位,遇大車早讓路 |
🥉 3 | 香港仔黃竹坑道 — 深灣段 | 急彎窄道、重型車多、長斜坡 | 低波慢行,避開貨車高峰,彎前響號 |
4 | 西貢清水灣道 — 近布袋澳支路 | 雙向單線、單車多、路邊障礙物 | 慢速行駛,預留避位空間,耐心等單車 |
5 | 長洲南氹灣 — 山頂段 | 極窄山路、急彎多、行人混行 | 持續低速,彎位響號,上落斜換低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