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小知識】高里數二手車是否值得買

 

 

 

🚗 小編話你知:里數高唔一定等於唔好

喺香港,大家一聽到二手車「高里數」,第一反應就係——「唔好啦,好快壞晒啲嘢!」
但其實高里數係一個中性指標,佢只係反映咗車用得多,唔等於一定差;相反,低里數又唔一定好,因為有啲低里數車可能長期停車場曬太陽、冇人開,機件仲衰。


1️⃣ 先定義:香港點為之「高里數」?

香港地方細,車主一年平均行 8,000–12,000公里 已經算正常。

  • 普通私家車
    • 5年車齡 → 里數超過 80,000 公里算高
    • 10年車齡 → 超過 160,000 公里算偏高
  • 商用 / 跨境車(如Alphard、Hiace)
    • 正常一年 20,000–40,000 公里,高里數門檻要相應提高

2️⃣ 高里數二手車的優勢

💰 價格平

  • 同年份、同款車,高里數版本可能平 20%–40%
  • 如果你預算有限,可以用同一筆錢買到年份新啲、設備齊啲嘅車

📜 歷史透明

  • 高里數車好多係商務、家庭長途車,保養紀錄清晰(因為用得多要按時保養)
  • 長途行車比短途塞車更溫和,對引擎、波箱磨損反而少

🛠️ 已經換過易損件

  • 有啲高里數車,前手已經換過避震、波箱油、皮帶、水泵等大件,等於幫你慳咗一大筆

3️⃣ 高里數二手車的風險

⚠️ 機件磨耗大

  • 懸掛、轉向、煞車系統、波箱等接近更換周期
  • 電子零件(傳感器、馬達)壽命縮短

⚠️ 市場轉售價低

  • 你買入價雖平,但將來賣出買家少,議價空間大

⚠️ 高維修機率

  • 即使保養好,機件總有壽命,買入後要準備維修預算

4️⃣ 小編實戰判斷方法

① 睇「里數 / 年齡」比

  • 平均每年 > 20,000 公里算高負荷
  • 平均每年 < 5,000 公里要小心(可能長期閒置)

② 睇保養紀錄

  • 有冇按原廠或專業車房建議換油、換件
  • 最好有完整單據,而唔係口講

③ 睇行駛類型

  • 長途高速(如跨境車) → 引擎負荷低,保養得宜可接受
  • 短途市區塞車 → 換檔頻繁、零件壽命短

④ 搵專業驗車

  • 檢查底盤、波箱運轉、引擎壓縮比
  • 查有冇漏油、過熱、底盤鏽蝕

5️⃣ 小編避雷位

  1. 調錶車

    • 高里數變低里數好常見,必須用歷史保養紀錄或車檢報告核實
    • OBD檢測、政府驗車紀錄都可作參考
  2. 水浸車 / 事故車

    • 高里數車如果曾經嚴重事故,價值會跌更多
    • 驗焊位、地毯底、電線接頭有冇水漬
  3. 商用極限車

    • 部分商用車每日跑足十幾個鐘,雖然保養到位,但部件疲勞度高
    • 睇清楚用途記錄(例如的士、貨Van)

6️⃣ 小編真實見聞

  • 例子1:朋友買咗架 5年 18萬公里嘅 Toyota Prius+,全程原廠保養,前手係Uber司機。結果開咗兩年只換咗胎同電池,之後賣出仲賺少少,因為二手市場司機搶緊混能車。
  • 例子2:另一位網友貪平,買咗架 6年 9萬公里嘅歐洲車(低里數),但前手長期停車場,橡膠件、冷氣系統、電路好多問題,維修費貴過買價一半。

7️⃣ 小編建議:高里數車適合邊類人?

  • 適合

    • 預算有限但想買年份新啲嘅車
    • 用車量唔大(每年行<8,000公里)
    • 有心理準備花錢維修
    • 諗住開到報廢唔打算再轉手
  • 唔太適合

    • 想短期轉售
    • 唔熟悉車況判斷、又唔肯花錢驗車
    • 對維修成本好敏感

❤️ 總結

📌 香港高里數二手車唔等於唔好,但要睇用途、睇保養、睇價錢三樣一齊判斷
📌 高里數車通常價平、設備好,但維修風險高,要有後備預算
📌 小編金句:「高里數唔驚,冇紀錄先驚」 —— 有完整保養紀錄嘅高里數車,有時比低里數無紀錄車更值得買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