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小知識】ABS 防鎖死煞車系統原理與駕駛誤區
ABS 防鎖死煞車系統原理
什麼是 ABS?
ABS(Anti-lock Braking System)防鎖死煞車系統,是一種汽車主動安全配備,能在緊急煞車時防止車輪鎖死,幫助駕駛維持方向控制,降低打滑和失控的風險。
運作原理
-
感測器監控:
每個車輪上裝有轉速感測器,時時監測輪子的旋轉速度。 -
電腦判斷:
當駕駛大力踩下煞車,若系統偵測到某個輪子即將鎖死(轉速驟降到接近0),ABS 電腦立即介入。 -
調節煞車壓力:
ABS 會快速反覆鬆開與加壓煞車力道(每秒可達數十次),避免輪胎完全鎖死,但仍提供最大限度的煞車效果。 -
維持操控:
車輪未鎖死時,駕駛仍可轉動方向盤閃避障礙物,大幅提升緊急狀況下的安全性。
小提醒:
ABS 啟動時,煞車踏板會有明顯的彈跳感與「嗒嗒嗒」聲響,屬正常現象。
常見駕駛誤區
1. 以為 ABS 能縮短煞車距離
錯誤!
ABS 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車輪鎖死」並「保持方向控制」,不一定能縮短煞車距離,尤其在砂石、雪地等特殊路面,煞車距離有時反而會變長。
2. 緊急煞車時要「點放煞車」
錯誤!
有ABS的車輛,緊急狀況時應該持續用力踩住煞車到底,讓系統自動調節。
老式無ABS車輛才需要「點放煞車」避免輪胎鎖死。
3. ABS 可以讓車輛不打滑、不失控
錯誤!
ABS只能「降低」打滑風險,但超速、過彎煞車、濕滑路面等情況,還是有可能失控,安全駕駛仍是關鍵。
4. 方向盤不用理會,ABS 會自動閃避障礙物
錯誤!
ABS只是幫你「維持轉向能力」,駕駛該閃避還是要主動轉動方向盤。
小結
ABS 是現代汽車重要的安全科技,能在緊急煞車時協助駕駛「煞得住、轉得動」,大幅降低事故風險。但正確使用與正確認知ABS的功能,才能讓它發揮最大安全效果!
小知識:「ABS」廣泛應用於各類車輛,包括摩托車、卡車、甚至部分腳踏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