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入門ABC】什麼是被動收入?|編:李子昇

💸 什麼是被動收入?香港人必懂財務自由關鍵詞!

各位打工仔/讀者,小編今日就同大家揭開【被動收入】嘅神秘面紗。你日日返工、出糧,咁有冇諗過「錢可以幫你搵錢」?其實被動收入先係財務自由嘅真核心!想「唔做都啱啱夠用」?一定要搞清楚咩叫「被動收入」!😎💰

🏷️ 什麼叫做「被動收入」?

被動收入(Passive Income),係指唔需要你日日主動出勞力咁打工,都可以持續收到錢入袋嘅收入類型。即係話,「時間唔等於收入」,靠資產自動生錢。典型例子包括收租、股息、定存或知識產權等。

小編總結幾句重點:

  • 唔需要用大量時間維持,部分甚至完全「瞓覺都收錢」

  • 一般需前期投入(資金、技術、資產或知識等)

  • 需偶然小量管理,但長期都可產生現金流

  • 你唔親自勞動,都會「持續有收入」

🎯 為咩人人都想要被動收入?

  • 香港生活成本極高,只靠人工難應付突發狀況、實現長遠目標

  • 被動收入等於建立「另一份長期糧單」:遇上失業/轉工都唔會「斷糧」

  • 養成錢搵錢的能力,靠打工難以攞到真正財務自由

  • 有咗穩定現金流,事業選擇、生活、退休都多自主權

💡 被動收入 VS. 主動收入:香港人生活典型例子

收入類型 解釋(本地例子) 主要特性
主動收入 打份工,對應一份月薪 時間=金錢、要付出日常勞力
副業收入 做freelance、外賣、補習平台 需投入多啲時間、及時勞力
被動收入 收租、股票派息、基金分紅 自動收錢、前期投資後無需日日努力

 

🧮 被動收入常見類型(香港實例)

1️⃣ 銀行定期存款、貨幣基金

  • 開銀行定期,放$50,000有1%年息即$500/年

  • 優點:安全穩陣,風險超低,但回報低,難跑贏通脹

2️⃣ 債券/債券基金

  • 政府iBond、銀色債券、定期發息

  • 風險較定存高,但穩定派息

3️⃣ 股票或基金派息

  • 藍籌股如港鐵、領展、匯豐等,每年派股息

  • 指數/ETF基金如盈富基金每年派息

  • 長遠資產增值同時有現金流

4️⃣ 物業收租

  • 做業主收月租,香港租金回報2-5%左右,但需要大量本金

5️⃣ 版權、知識產權

  • 出書收版稅、App授權費、網上課程收入

  • 需前期努力,收入可持續

6️⃣ 其他網上平台

  • YouTube/網店分利、網站賣廣告,自動收到被動利潤

👑 為咩重要?被動收入點改變香港人未來?

  • 減少單靠打工壓力,有自由選擇換工作或半退休

  • 複利效應愈早開始愈厲害,細錢都可以滾大錢

  • 長期有現金流,未來迎接經濟波動可以更穩陣

  • 計劃早退休、周遊列國等理想生活更容易實現

⚠️ 被動收入難唔難?小編貼心提醒

  • 大部分被動收入需「前期投入」同「耐心」——唔係即刻搵大錢、更唔係無本生意!

  • 需學識風險管理、分散資產、持續學習,唔好一味All In

  • 小編建議:「先由安全無痛小額定存、基金開始,到掌握技巧後再分散多啲渠道」

  • 宜家網絡年代,知識產權、線上課程、平台業績都可以成為新世代passive income的來源,唔再限於做業主收租

🧡 小編總結三句話

  1. 「被動收入等於財務安全網,瞓覺都收錢唔再係夢!」

  2. 「一開始唔必要求多,但要開始有!」

  3. 「錢同智慧都要運用,等時間同知識都幫你賺錢!」

仲有,人生一定唔好只靠人工搵食,記住提早規劃建立屬於你自己嘅被動收入,咁未來無論面對咩考驗都自然定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