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入門ABC】為什麼「先存錢再花錢」很重要?

🏦 為什麼「先存錢再花錢」很重要?香港理財必修課,小編深度拆解!

好多香港朋友會問:月尾一定係零餘額,「點解要先存錢再花錢」咁重要?有冇真係幫到積蓄同達成財務目標?其實「先存再花」唔止係理財技巧,更係成個人生安全網,生活壓力同幸福感都由呢個習慣開始轉變!💡💰

🧭 什麼是「先存錢再花錢」?——財務自律第一步

  • 「先存錢再花錢」即係一出糧就先自動預留目標金額入儲蓄戶口,剩低先嚟做日常消費、玩樂自我等開支。

  • 同「有剩至儲」完全唔同——多數人話月尾有剩至會儲,結果永遠儲唔到。

小編舉例

  • 月入$20,000,先自動轉$3,000去儲蓄/投資戶口,出糧第二日剩餘$17,000先洗,堅持3年可儲逾$10萬。

🔒 先儲蓄再消費:四大本地理由與好處

1️⃣ 建立財務安全網,抗突發危機

  • 香港生活壓力大,買樓、醫療、失業風險都高,先存到緊急基金3-6個月開支,面對任何困境都穩陣。

  • 預先存好,可以一有需要即用,唔洗臨急臨忙拆保單/借錢搵朋友救急。

2️⃣ 有目標、有規律,更易養成好習慣

  • 「先存錢再花」可以每月自動完成儲蓄計劃,例如631法、333法或365法等等,無感痛感之下由零變有。

  • 分批管理錢(例如1戶口專做儲蓄),一個月儲$2,000,一年儲$24,000,睇住進步滿足感爆棚!

3️⃣ 抗拒消費誘惑,預防月光族陷阱

  • 香港消費型社會,優惠日日都多,冇存錢習慣下常因「忍唔住」一使超。

  • 「先存」即係主動減少可動用資金,倒過來強迫自己「Budget」控住使錢,減少衝動消費。

4️⃣ 長遠財務目標易實現,享受複利效應

  • 例如提早幾年開始每月$3,000積立投資,靠複利10年翻倍,好過拖到30歲後臨急抱佛腳。

  • 一年、一季檢討多咗儲蓄幾多,自然增強正向回饋,有激勵效果。

🛑 為什麼單靠「有剩先儲」永遠無法致富?

  • 香港樓價、物價持續上升,大部分人冇明確預算,「等有剩就儲」結果剩無可剩。

  • 每月「臨尾剩」永遠無數目,冇安全感、人生規劃崩潰危機一觸即發。

專家經驗分享

  • 巴菲特經典:「唔係剩咗就儲,而係儲完剩低至用」

🗂️ 主流儲蓄法推薦(港人易入手)

  • 365儲錢法:每日小額累積,全年儲大錢,培養自律。

  • 333法/631法:預設比例自動轉帳,每月硬性預留儲蓄份額。

  • 自動轉帳儲蓄法:出糧日即時分錢去不同戶口避開誘惑。

🎯 小編叮囑:養成儲蓄習慣的貼士

  1. 預設明確目標(例如儲旅費/首期/緊急基金)

  2. 自動轉帳存錢,絕不靠自制力

  3. 月初記帳、月中檢討,發現多存咗要俾自己小獎勵

  4. 結合零用戶口、減卡只用現金,助你加速紀律

🧡 小編總結三句話

  1. 「錢出糧一刻唔先存,月尾必定無剩落!」

  2. 「儲蓄=給自己未來生活底氣,月月有Plan,日子愈過愈穩。」

  3. 「主動管理收入,才能主宰人生財富、享受更大自由!」

由今日開始「先存錢再花錢」,畀自己一個堅實財政未來,養成習慣,細微改變,一生受用!💪🏦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