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入門ABC】FinTech 在生活中的應用|編:李子昇
🤖 小編大解構:FinTech(金融科技)喺生活中嘅應用
香港人嘅日常生活,已經同 FinTech(金融科技) 緊緊扣連。無論你係返工一族、學生,定係中小企老闆,其實每日都可能用緊金融科技,但未必察覺。小編今日就用盡可能多嘅字,幫大家詳細拆解 FinTech 喺生活中嘅應用,仲會用香港人嘅語氣講到貼地,等你一睇就知:原來科技已經滲透到我哋食、買、儲、投資、借錢、交稅每一個環節!💡
📱 電子支付與流動錢包
實際應用
- 八達通App:除咗搭車🚇,仲可以用嚟買嘢同增值。
- 支付寶香港(AlipayHK):街市買餸、便利店、甚至交水電煤費都用得。
- WeChat Pay HK:去大陸旅行時最方便,可以跨境支付。
- Apple Pay / Google Pay:手機一嘟就完成交易,連錢包都唔使拎出嚟。
小編感受
以前出街要帶散紙,買隻魚蛋都要搵零錢;而家真係一部手機就搞掂晒,方便到不得了👍。
🏦 網上銀行與虛擬銀行
實際應用
- 虛擬銀行(例如 ZA Bank、Mox、WeLab Bank):全程手機操作,開戶幾分鐘搞掂,仲有高息存款優惠。
- 網上轉帳:FPS(快速支付系統)即時過數,無論朋友AA制食飯、定係交租都快靚正。
- 理財工具:好多銀行App有支出分析、儲蓄挑戰功能,幫你更好管理錢。
小編感受
以前轉帳要去櫃員機,仲要等幾日先過數;而家用FPS即時轉,仲可以用電話號碼就收錢,真係快到飛起🚀。
📊 投資與理財平台
實際應用
- 網上證券平台(如富途牛牛、雪盈、uSMART):隨時隨地買美股、港股,仲有即時報價。
- 機械人理財(Robo-advisor):例如 Kristal.AI、AQUMON,根據風險承受能力自動幫你分散投資。
- 加密貨幣交易所:Binance、HashKey Exchange 等,畀你投資比特幣、以太幣。
小編感受
以前買股票要打電話畀經紀,仲要俾高佣金;而家喺App click幾下就完成,佣金仲平好多,投資門檻大幅降低📉➡️📈。
💳 信用評級與借貸
實際應用
- P2P 借貸平台:例如 WeLend,幫到有需要資金嘅人快速借貸。
- 大數據信用評分:用戶消費行為、還款紀錄可以轉化成信用分數,用嚟批核貸款。
- 即時批核信用卡/貸款:好多銀行用AI審查,幾分鐘就知批唔批。
小編感受
以前借錢要帶晒文件去銀行,等幾日先有結果;而家手機App一填資料,AI即時計分,快得嚟又透明👌。
🛡️ 保險科技(InsurTech)
實際應用
- 網上買保險:Bowtie、Blue、OneDegree,全部都係香港虛擬保險公司。
- 即時批核:健康險、旅遊險可以即買即用,唔使等。
- AI 定價:保險公司利用大數據睇你生活習慣,幫你計較貼身嘅保費。
小編感受
以前買保險要坐低聽 agent 講兩三個鐘;而家上網自己揀,清清楚楚,仲有得比較,真係方便好多🧾。
🛒 消費與零售創新
實際應用
- 無人商店:掃碼入店,揀完貨直接手機付款,唔洗收銀員。
- BNPL(Buy Now, Pay Later)先買後付:例如 Atome、Hoolah,買嘢可以分期付款,唔使即刻出全數。
- 會員積分數碼化:好多商場或連鎖店將積分直接連結支付App,消費即時儲分。
小編感受
去商場買嘢,用 BNPL 分期真係輕鬆啲,唔會一次過大出血;不過小編都提醒大家,要控制住消費慾望,唔好過度「先洗未來錢」⚠️。
🧑💻 政府與公共服務
實際應用
- 稅務繳交:用 FPS 或電子支付平台交稅,唔使再排隊。
- 政府津貼:例如消費券計劃💳,直接派到八達通、支付寶HK、WeChat Pay HK。
- 醫療紀錄數碼化:連病歷、預約睇醫生都可以透過電子平台處理。
小編感受
香港政府推電子化,最明顯就係派消費券,真係令好多長者都開始學用電子支付,推動咗全民 FinTech 普及。
📝 小編總結
FinTech 已經唔係「未來科技」,而係 已經融入香港人日常生活:
- 出街買餸用電子支付
- 存錢用虛擬銀行
- 投資靠網上平台
- 借錢靠AI信用評分
- 保險一click搞掂
- 消費分期更輕鬆
- 政府津貼都用電子方式
小編建議大家:
- 擁抱科技,學識用新工具,提升生活便利。
- 保持警覺,注意網絡安全,唔好亂畀資料。
- 理性消費,雖然 FinTech 令付款更方便,但要控制住自己荷包💡。
咁樣,先可以真正享受金融科技帶嚟嘅好處,而唔會變成「科技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