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小貼士】室內香氛與除臭,怎樣選擇才健康?
🏠 為何香港人愛用室內香氛與除臭產品?
香港地方細小,尤其居住環境多為高樓密集,空氣流通度不足,容易積聚異味,例如:
- 🍳 煮食油煙味(特別是煎炸或煮海鮮)
- 🐶 寵物氣味
- 🚬 煙味
- 🗑️ 垃圾或潮濕霉味
由於開窗通風未必長時間可行(夏天熱、冬天冷、外面空氣質素差),不少人會選擇香氛(Fragrance)或除臭(Deodorizer)產品改善空氣質素。
🌸 香氛 vs 除臭:本質差異
產品類型 | 功能 | 常見形式 | 健康風險 |
---|---|---|---|
香氛類 | 提供香味,掩蓋異味 | 擴香瓶、蠟燭、噴霧、精油機 | 人工香精可能含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或致敏物 |
除臭類 | 中和、分解異味 | 活性碳包、臭氧機、光觸媒、酵素噴劑 | 臭氧過量有害呼吸系統;化學劑可能刺激皮膚或呼吸道 |
💡 小編貼士:香氛 ≠ 除臭。香氛只是「掩蓋」,除臭才是「解決」。有異味源應先處理,再考慮香氛提升氣味。
🧪 健康風險與選擇注意
根據香港及國際多項研究,某些香氛與除臭產品可能釋放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甲醛 或 鄰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長期吸入可能導致:
- 🤧 鼻敏感、氣喘發作
- 😵 頭暈、頭痛
- 🤒 呼吸道炎症
- 🧬 長期暴露潛在致癌風險(部份化學物質)
選購安全產品的重點:
-
查看成分標示
- 優先選擇標明「無甲醛」「無鄰苯二甲酸酯」「低VOC」的產品。
-
選擇天然來源香氛
- 例如 100% 純精油(Lavender、Lemon、Tea Tree)。
-
避免長時間密閉使用
- 無論香氛或除臭,都應維持適當通風。
-
留意敏感人群
- 家中有孕婦、嬰兒、長者、哮喘患者,應避免使用高濃度香氛或臭氧類設備。
🛠️ 香港家居除臭與香氛的實際解決方案
小編根據香港環境,推薦以下健康做法👇
1️⃣ 從源頭處理異味
- 煮食後立即清理油污,並開抽油煙機。
- 垃圾每日清倒,清洗垃圾桶。
- 寵物用品定期清洗+曬太陽。
2️⃣ 自然除臭法(低風險✅)
- 小蘇打粉:吸附異味(雪櫃、鞋櫃、廚房角落)。
- 活性碳:持續吸附空氣中異味分子。
- 白醋水擦拭:分解異味,抗菌。
3️⃣ 健康香氛選擇
- 擴香石 / 木片:搭配純精油,無需加熱或燃燒。
- 低溫水氧機:用純精油+蒸餾水,避免添加香精。
- 無火香薰藤條:選無酒精、無合成香精配方。
4️⃣ 注意使用環境
- 每天至少通風 15 分鐘。
- 使用香氛或除臭產品時,避免直接對人或寵物噴灑。
- 定期清理香氛機器,防止霉菌滋生。
💡 小編總結
香港人喜歡用香氛讓家更舒服,但健康第一 🫶。
- 先除臭、後添香 是關鍵。
- 香氛產品要選安全低敏成分,避免過度依賴人工香精。
- 自然方法雖然香味淡,但對身體負擔小,長遠更安心。
- 使用時記得保持通風,讓香味與空氣一起流動,才是真正的「健康香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