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小貼士】防火安全,家中要怎樣準備?
🔍 為何香港家庭要特別重視防火安全?
香港住宅多為 高層大廈、空間細、人口密度高,一旦發生火警:
- 火勢蔓延速度快 🔥
- 濃煙集中、逃生路線有限
- 鄰近單位容易受波及
根據香港消防處資料,近年家居火警常見原因包括:
- 🔌 電器短路或過熱
- 🍳 煮食時油鍋起火
- 🚬 吸煙不慎
- 🕯 蠟燭或香燭引燃物品
- 🔥 小朋友玩火
💡 小編觀點:香港家居防火策略要同時兼顧 預防 + 監測 + 應變,而且要適合細單位及高層環境。
⚠️ 香港家居火災常見高風險位置
位置 | 風險來源 | 潛在後果 |
---|---|---|
廚房 | 煮食火源、油煙、電器過熱 | 爆炸、油火蔓延 |
客廳 | 插蘇過載、電視機過熱 | 電線起火 |
睡房 | 電暖爐、充電器過熱 | 床單點燃 |
佛堂/神位 | 香燭、蠟燭火源 | 引燃木製家具 |
露台 | 儲物雜物、煙蒂 | 燃燒蔓延 |
🛠️ 家居防火安全準備(香港版)
1️⃣ 預防火災發生
-
電器安全
- 使用合格安全認證產品(香港機電工程署標誌)。
- 插蘇不可長期過載,避免「拖接拖」。
- 長時間不用的電器應拔掉電源。
-
廚房安全
- 煮食時勿離開爐火,特別是煎炸食物。
- 油鍋起火切勿用水撲滅,應蓋上鍋蓋或用濕毛巾覆蓋。
-
火源管理
- 香燭、蠟燭應放在穩固防火底座上,遠離窗簾、紙品。
- 吸煙應在戶外,煙蒂要完全熄滅。
-
雜物管理
- 減少家中易燃雜物(紙皮、舊報紙、膠袋),特別是走廊及露台。
2️⃣ 監測與早期警示
-
煙霧探測器
- 建議每個主要空間(特別是走廊、廚房外)安裝獨立煙霧探測器。
- 定期檢查電池(每月一次)。
-
熱感應探測器
- 適合廚房,避免油煙觸發誤報。
-
家用監控系統
- 可連接手機,即時接收火警提示。
3️⃣ 火警應變裝備
-
滅火器
- 建議選用 乾粉滅火器(ABC 型),可應付電器、紙張、油類火源。
- 家中至少放 1-2 個,廚房必備。
-
防火毯
- 處理油鍋火或小型火源時適用。
-
逃生裝備
- 防煙面罩(可過濾有害氣體,爭取逃生時間)。
- 手電筒(火災停電時指引方向)。
🏃♂️ 火警發生時的應變步驟
- 保持冷靜,立即判斷火勢大小。
- 火勢細小可用滅火器 / 防火毯處理。
- 若火勢擴大:
- 立即通知家人疏散。
- 關閉門窗減慢火勢擴散(但不要鎖門)。
- 拿起防煙面罩或用濕毛巾掩口鼻。
- 切勿搭升降機,改走樓梯。
- 若被困:
- 關門隔煙,堵塞門縫(用濕毛巾或布)。
- 走到窗邊或陽台揮動鮮色布求救 📢。
- 立即致電 999 報警,說明位置。
📋 小編私房防火方案(親測適合香港細單位)
小編為深水埗一個 350 呎單位設計防火配置:
- 廚房外牆裝 熱感應探測器(避免油煙誤報)
- 客廳走廊裝 煙霧探測器
- 廚房掛 防火毯,旁邊放 1kg 乾粉滅火器
- 全屋減少雜物,走廊保持暢通
- 床頭櫃放 防煙面罩 + 小手電筒
- 每半年與家人做一次火警演習
💡 成果:屋主在一次炒菜油溫過高起火時,用防火毯 10 秒撲滅,無需報警,損失僅限於鍋具。
✅ 小編防火建議清單
- 必裝:煙霧探測器(走廊)、熱感應器(廚房)
- 必備:乾粉滅火器、防火毯、防煙面罩
- 必做:電器不過載、火源有人看管、減少易燃雜物
- 必練:全家火警逃生路線演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