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什麼是LLM(大型語言模型)|編:李子昇

 

AI科技中的 LLM(大型語言模型)詳細講解

什麼是 LLM?

LLM 是「Large Language Model」的縮寫,即「大型語言模型」。它是一類運用海量文本數據訓練而成的人工智慧模型,可以理解、生成、推理及翻譯自然語言,是近年 AI 革命的核心技術。

最知名的 LLM 代表,包括 OpenAI 的 GPT-3/4、Google Gemini、Anthropic 的 Claude、百度文心一言、阿里通義千問、Meta Llama 2/3 等。


原理與運作方式

1. 海量數據訓練

  • LLM 通常用成千上萬本書、網站、新聞、對話記錄等自然語言文本進行預訓練,數據規模以GB/TB計。

  • 透過深度學習(以神經網絡,特別是「Transformer」結構為主)捕捉語言規律、語境關係與知識聯想。

2. 參數量極大

  • 「大型」是指模型內部參數極多,現今主流 LLM 參數量動輒數十億(Billion)到上萬億(Trillion)。

  • 參數越多,模型記憶與推理能力越強,能處理更複雜的語言任務。

3. 能力範圍

  • 生成類:自動寫作(文章、詩詞、腳本)、摘要、改寫、內容續寫

  • 理解類:閱讀理解、資料檢索、翻譯、結構化摘要

  • 聊天互動:智能對話、問答助理、情感陪伴

  • 專業進階:代碼生成、數據分析、專業領域知識推理


技術關鍵詞

  • Transformer:主流 LLM 架構,能捕捉長距離語境,並行運算能力強。

  • 預訓練+微調(Pre-training & Fine-tuning):先養成通用語言能力,再根據特定任務進行專屬優化。

  • Token:LLM 將文本切分為大量「字詞單位」(token)來分析,能高效捕捉語法/語意結構。

  • Prompt Engineering:用戶透過精細設計輸入(Prompt)來引導 LLM 輸出更理想答案。


LLM 和傳統NLP/AI差異

分類 LLM 傳統NLP(小模型/規則系統)
規模 參數十億到萬億 萬至百萬
學習方式 預訓練、微調 多以人工規則+特定資料訓練
能力廣度 文生文、圖生文、多輪對話、專業問答 只能做特定簡單任務
可擴展性 高,能被「微調」應用於不同場景 低,功能固定
應對複雜度 能處理長文本、流暢語境推理 易迷失長語境、難複雜推理


LLM 的應用場景

  • 智能聊天機械人(ChatGPT、Bing Chat、Poe、Claude…)

  • 自動化商務客服與助理

  • 教育輔導、在線寫作/翻譯助手

  • 新聞摘要、資料分析、商業報告撰寫

  • AI 程式設計輔助(如 Copilot、ChatDev 等)

  • 企業流程自動化、知識庫搜尋


新一代 LLM 趨勢(2025)

  • 多模態(Multi-modal):同時理解文字、圖片、語音、影片

  • 大模型小參數混合:在邊緣設備上運算,兼顧算力與效果

  • 插件生態/智能體(Agent):能連接外部工具,執行具體任務,如自動訂位、查天氣等

  • 可解釋性強化:降低“黑箱”風險,讓決策邏輯更透明


小結

LLM 是現代人工智能最具革命性的技術引擎,能支撐萬千語言相關的AI應用。無論在寫作、自動應答、企業增效,乃至創意產出等領域,LLM 都已嶄露頭角。隨著技術不斷精進,LLM 未來只會更加靈活多元,成為數碼時代不可或缺的智慧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