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冷知識】香港首條行車隧道是哪一條?
絕大部分香港人日常穿梭港九新界,經常會搭車經過各種「隧道」,例如紅磡隧道、東區走廊、西隧、獅子山隧道等等。不過,若要說「香港第一條真正的行車隧道」,其實很多人都會答錯。作為汽車小編,今天就來詳細講解:「香港首條行車隧道是哪一條?」這個冷知識,並延伸其歷史、意義、趣事、影響,讓你一次學識、以後唔會再答錯!
一、答案公開:香港首條行車隧道
正確答案:獅子山隧道(Lion Rock Tunnel)
二、歷史背景與興建原因
1. 1960年代香港發展大潮
1960年代,香港人口急劇膨脹,九龍市區開始飽和,政府積極開發新界,尤其是沙田、馬鞍山等地。但當時連接新界與九龍的道路非常有限,最主要是「大埔道」和「獅子山山路」,而且路窄、彎多、容易塞車,交通極度不便。
2. 興建行車隧道的構思
為了解決新界發展與交通樽頸,港府決定在獅子山下興建一條專為汽車行駛的隧道,這成為香港歷史上第一條專為汽車設計的過山行車隧道。
3. 工程開展
獅子山隧道於1967年動工,1969年落成通車,全長約1.4公里,初期只設單管雙程行車,每日能夠疏導大量由新界沙田、火炭等地往返九龍的車流。
三、獅子山隧道的重大意義
1. 促進新界沙田區發展
獅子山隧道可謂「打通任督二脈」,令沙田、馬鞍山迅速城市化,帶動人口北移,亦是日後沙田新市鎮起飛的關鍵基建。
2. 香港現代化交通起步
它是香港第一條真正的汽車隧道,代表香港由「山路年代」進入「現代化高效道路網」的新時代——之後才有紅磡隧道(1972)、東區海底隧道(1989)、西區海底隧道(1997)等大型工程陸續出現。
3. 方便市民日常出行
過去從沙田往九龍需繞遠路、花很長時間,有了隧道後,即使是1960年代的「迷你巴士」、貨車、小巴都能快速過山,極大縮短交通時間。
四、趣味冷知識
- 紅磡海底隧道(Cross Harbour Tunnel)不是第一條:雖然紅隧很有名,但其實它比獅子山隧道遲3年落成(1972年才啟用)。
- 隧道原本收費只需$2:當年收費極低,對比現在動不動就十幾二十元,簡直「佛心」。
- 單管雙程→雙管雙程:1978年增建第二條管道,後來分為南行、北行兩管,解決大量車龍擠塞問題。
- 「獅子山精神」:隧道名字來自雄偉的獅子山,不單是地標,更象徵香港人拼搏、不屈不撓的精神,成為一代集體回憶。
五、現今情況與角色
- 每日車流量超過十萬架次,仍是新界往來九龍的重要樞紐(尤其繁忙時段經常塞車)。
- 多條巴士線、專線小巴、的士都會經過,通勤族、學生、家庭司機都受益。
- 收費站現時已電子化,配合八達通、繳費易等多元支付方式。
- 政府不斷修補及擴寬設施,以應對不斷增加的車流和車主需求。
六、小編個人觀察與小故事
作為汽車小編,經常出入新界、九龍兩邊,對獅子山隧道可謂「又愛又恨」——愛的是快速穿梭山脈,感受到香港基建的偉大;恨的是繁忙時段塞車可達半小時以上,車龍由山洞排到新田圍都唔出奇。
有時夜晚通過隧道,望見獅子山下燈火通明,總會想到「獅子山下」這個詞,感受到這條隧道見證著香港由漁港變都市的歷史。
七、總結
獅子山隧道不單是香港首條行車隧道,更是本地發展史上舉足輕重的基建項目,標誌著香港由「靠山路」進入「現代化隧道」時代,為新界居民、沙田新市鎮的崛起打下基礎。今日每位車主每日經過這條隧道,其實都在「行過歷史的長河」!
希望大家下次經過獅子山隧道時,不妨回想一下這條隧道的誕生、意義和小故事。冷知識變「熱」知識,開車都帶點情懷!
如想知道其他香港隧道冷知識、歷史趣事,隨時留言,小編再為你深度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