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扁桃腺炎(Tonsillitis)
扁桃腺炎治療全攻略(香港篇)
扁桃腺炎(Tonsillitis)是指位於喉嚨兩側的腭扁桃腺發炎。扁桃腺是淋巴組織的一部分,負責抵抗進入口腔與上呼吸道的細菌與病毒。但當它本身受到感染時,就會出現紅腫、疼痛,甚至影響吞嚥與呼吸。
在香港,扁桃腺炎全年都有機會發生,秋冬季及流感高峰期更為常見,兒童與青少年患者比例較高,但成年人也會中招。
小編參考了香港醫院管理局、衞生署及國際耳鼻喉科資料,將扁桃腺炎的成因、治療方法與本地醫療資源詳細整理如下。
一、扁桃腺炎的類型與成因
-
急性扁桃腺炎
- 病毒感染(最常見):如腺病毒、流感病毒、EB病毒
- 細菌感染(較少):以化膿性鏈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最常見
- 症狀:喉嚨劇痛、吞嚥困難、發燒、聲音沙啞、頸部淋巴腫大
-
慢性扁桃腺炎
- 扁桃腺反覆感染,導致組織纖維化、表面凹陷,容易藏菌
- 可能引發口臭、長期喉嚨不適
-
扁桃腺周圍膿腫(Peritonsillar Abscess)
- 急性扁桃腺炎嚴重併發症
- 喉嚨一側劇痛、張口困難、聲音含糊
- 屬耳鼻喉科急症
二、成因與高危因素
- 長時間接觸感染者(如學校、辦公室)
- 免疫力低下
- 慢性鼻塞或鼻炎
- 吸煙或二手煙
- 口腔衛生欠佳
💡 小編貼士:
香港地鐵、巴士等密閉空間人多,冬季流感高峰期很容易經飛沫傳播病毒,引發急性扁桃腺炎。
三、治療原則
治療目標是緩解症狀、清除感染、預防併發症。治療方法需按感染原因(病毒或細菌)而定。
1. 病毒性扁桃腺炎(佔大多數)
-
主要是支持性治療:
- 止痛及退燒藥(對乙酰氨基酚 Paracetamol、布洛芬 Ibuprofen)
- 鹽水漱口(減輕喉嚨腫痛)
- 多飲水、充足休息
- 一般7-10天內自行痊癒
- 不需抗生素(濫用會引致抗藥性)
2. 細菌性扁桃腺炎(如化膿性鏈球菌感染)
- 醫生會開立抗生素(常用青黴素類,如Amoxicillin,或對青黴素過敏者用Macrolide類)
- 完成整個療程(通常10天)可避免風濕熱、腎炎等併發症
- 配合止痛藥及漱口減輕不適
3. 扁桃腺周圍膿腫
- 需要耳鼻喉科專科處理
- 可能需要切開引流膿液
- 同時使用抗生素及止痛藥
- 嚴重者需住院
四、慢性及反覆性扁桃腺炎的手術治療
當扁桃腺炎一年發作≥7次、或兩年內每年≥5次、或三年內每年≥3次,醫生可能建議扁桃腺切除術(Tonsillectomy)。
手術資訊(香港)
- 公立醫院:輪候時間數月至一年,費用低(約港幣$100-$500)
- 私家醫院:等候時間短,費用約港幣$20,000-$40,000(連住院及麻醉費)
💡 小編貼士:
切除扁桃腺後,雖然少了這道免疫防線,但對大多數成年人影響不大,反而可減少反覆發炎和嚴重併發症的風險。
五、香港就診途徑與費用
- 公立醫院急症室:適合高燒、吞嚥困難、呼吸受阻或懷疑膿腫的急症
- 公立耳鼻喉科專科門診:需轉介,費用低,輪候時間長
- 私家耳鼻喉科:診金約港幣$500-$1,200,藥費另計
- 普通科診所:可處理輕症並開藥,必要時轉介專科
六、日常護理與預防
- 勤洗手,避免共用餐具
- 感染高峰期佩戴口罩
- 保持口腔清潔
- 戒煙及避免二手煙
- 增強免疫力(充足睡眠、均衡飲食)
七、何時必須立即求醫?
- 喉嚨痛嚴重到無法吞嚥水或食物
- 高燒持續不退
- 呼吸困難、聲音含糊
- 喉嚨一側腫脹明顯(懷疑膿腫)
- 頸部僵硬、意識混亂(可能是嚴重全身感染)
💬 小編話你知:
香港很多人一喉嚨痛就自行買抗生素,但其實大部分扁桃腺炎都是病毒引起,抗生素根本無效,還會導致抗藥性問題。最正確的做法是由醫生判斷是否細菌感染,再決定是否用藥。另外,若反覆發作影響生活,扁桃腺切除術在香港技術成熟、安全性高,是長遠解決方案之一。
⚠️ 免責聲明
本文只供參考及並不構成任何醫學建議,來源參考自各大醫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