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過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 過敏性鼻炎全攻略(香港版)
身邊有冇朋友成日打乞嚏、流鼻水、鼻塞,甚至一早起身就鼻痕痕?小編自己都係過敏性鼻炎患者,所以好明白嗰種「一到轉季就好辛苦」嘅感受。根據香港醫院管理局及多份醫學期刊資料,過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係一種免疫系統對某啲致敏原(Allergens)過度反應嘅慢性疾病,並唔係單純感冒。
1️⃣ 成因與常見致敏原(香港環境因素)
在香港,常見致敏原包括:
- 塵蟎 🪳(尤其係床褥、枕頭、被舖)
- 花粉 🌼(春季或特定植物開花期)
- 黴菌孢子(潮濕環境、牆角發霉)
- 動物毛屑 🐶🐱
- 空氣污染物(汽車廢氣、PM2.5、二手煙)
由於香港天氣潮濕,加上居住空間細,塵蟎與黴菌問題更容易出現,導致全年性過敏性鼻炎患者比例較高。
2️⃣ 主要症狀
- 打噴嚏(尤其係早上剛起床時)
- 流清鼻水
- 鼻塞
- 鼻癢、眼癢
- 嗅覺減退
- 有時伴隨咳嗽或耳塞感
長期未處理好,可能引致鼻竇炎、中耳炎或睡眠質素下降。
3️⃣ 醫學治療方法(參考香港常用方案)
💊 藥物治療
-
抗組織胺(Antihistamines)
- 口服或鼻噴劑形式,減少打噴嚏、流鼻水、鼻癢
- 新一代藥物(如Loratadine、Cetirizine)嗜睡副作用較少
-
類固醇鼻噴劑(Intranasal Corticosteroids)
- 如Fluticasone、Mometasone,可減低炎症,長期控制症狀
- 需持續數星期才見效,並須按醫生指示使用
-
減充血劑(Decongestants)
- 暫時緩解鼻塞,但長期使用可能引致反彈性鼻塞
-
白三烯受體拮抗劑(Leukotriene Receptor Antagonists)
- 有助控制鼻炎及部分哮喘患者的症狀
💉 免疫治療(免疫針 / 舌下含服片)
- 持續接觸致敏原的低劑量刺激,逐步降低免疫系統反應
- 治療周期長(一般需2-3年),適合對藥物反應不足或想長期減敏的患者
- 香港部分耳鼻喉專科或過敏科中心提供
4️⃣ 日常預防與環境管理(小編貼士)
- 防塵蟎:每星期用熱水(≥60°C)清洗床單、枕袋,被套;使用防塵蟎床套
- 室內除濕:保持室內濕度50%以下,避免黴菌滋生
- 減少接觸寵物毛屑:如有寵物,避免牠們進入睡房
- 空氣過濾:使用HEPA濾網空氣清新機(尤其係睡房)
- 戶外花粉季節注意:避免在高花粉日長時間戶外活動
- 戒煙:避免二手煙刺激鼻腔
5️⃣ 香港患者常見迷思
-
「鼻炎等於感冒?」 ❌
過敏性鼻炎並非由病毒引起,唔會傳染,但可長期反覆發作。 -
「唔理佢會自愈?」 ❌
若長期不處理,可能影響睡眠、學習、工作表現,甚至引發其他呼吸系統疾病。 -
「食藥會上癮?」 ❌
抗組織胺及類固醇鼻噴劑按醫生指示使用,一般唔會上癮,反而可以改善生活質素。
6️⃣ 小編總結
作為一個香港人,尤其係住喺潮濕細小嘅單位,過敏性鼻炎好容易成為「長期室友」。小編建議大家如果症狀持續或影響生活,應該盡早搵家庭醫生或耳鼻喉專科檢查,唔好自己亂買藥長期用。配合環境管理 + 醫生處方,先至可以真正控制病情,減少發作次數。
免責聲明:本文只供參考及並不構成任何醫學建議,來源參考自各大醫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