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小知識】小狗指甲護理的 4 大技巧

小狗指甲護理的 4 大技巧 🐾✂️

小狗行路發出「答答」聲、多舔腳掌、指甲向內捲曲,就係提醒要修甲啦!定期護甲能避免倒插肉墊、走路痛、姿勢改變以至關節受力異常。以下以本地常見器材和步驟,拆解由零開始到熟手嘅完整做法,小編再加親身貼士,保證易學易上手。

1. 工具與安全準備 🧰🔦

必備清單

  • 指甲鉗:小型幼犬多用「剪刀型」;刀口鋒利、手柄止滑較穩。

  • 磨甲器:低震動、兩段轉速,配砂輪替芯;適合修邊磨平。

  • 止血用品:止血粉(或玉米粉)、棉棒/紗布;以備不時之需。

  • 燈光與輔助:強光檯燈或電筒(黑甲照明)、毛巾、防滑墊。

  • 獎勵與保定:高價值小食、舔食墊;必要時請家人輕柔協助固定。

環境與姿勢

  • 光線充足、安靜、無干擾;鋪防滑墊,幼犬可坐於主人腿上或側躺。

  • 先用輕觸減敏:摸腳掌、按趾間、用指甲鉗輕碰甲尖即給獎勵,建立「被處理=有好事」嘅聯想。

  • 小編貼士:第一次切忌貪多;「1-2隻腳趾就收工」,留好印象,下次自然配合。

2. 正確修剪步驟 ✂️📏

辨認血線(敏感位)

  • 淺色指甲:透光可見粉紅色血線;剪到血線前約1–2毫米停。

  • 深色/黑甲:用電筒從指甲底部斜照;每次只剪極小量,再觀察斷面顏色變化。

  • 斷面判讀:剪面中心若出現細小灰白點(軟組織)代表逼近血線,應停止改用磨甲器微修。

角度與次序

  • 從指尖開始,刀口與指甲成約 45°,先去尖角,再少量修短,避免一次「攪掂晒」。

  • 順序建議:前肢(外至內)→ 後肢 → 狼爪(拇趾,最易過長捲入肉墊)。

  • 每剪一兩下即磨平邊緣,減少鉤纏布料或地墊嘅機會。

不慎出血處理

  • 冷靜按壓 30–60 秒,同時以止血粉點壓;避免反覆擦拭。

  • 當日避免劇烈跑跳或浸水;若持續滲血或步態痛楚,請聯絡獸醫。

頻率與標準

  • 幼犬建議每 1–2 週檢視一次;聽到地板「喀喀」聲、指甲尖着地,就代表太長。

  • 目標是「站立時指甲不觸地」,行走不外翻不內扣。

小編貼士

  • 黑甲一定「少量多次」;每剪一下就用零食中斷緊張,整個流程變成遊戲。

  • 狼爪容易被忽略,記得逐隻手指視察,不要「隔空估長度」。

3. 磨甲與日常維護 🌀🪛

磨甲器安全用法

  • 開最慢檔,每次接觸 1–2 秒就離開,避免過熱;長毛犬先修短趾間毛,防止卡入砂輪。

  • 先剪後磨,效率最高;磨出圓鈍邊,減少抓傷與刮花木地板。

清潔與保養

  • 事前以濕紙巾抹淨腳掌與指尖,保持乾爽;事後以乾布抹走粉屑。

  • 指甲鉗定期上油、清屑,鈍刀會夾裂甲片、增加不適感。

小編貼士

  • 洗澡後甲質稍軟,好磨但較易發熱;建議隔一會先磨,逐趾短促接觸最安全。

  • 行山或粗糙地面只會「輕微磨耗」,唔可取代修甲;屋企地板愈滑愈要勤檢視。

4. 行為訓練與壓力管理 🧠🍖

低壓流程(Fear-Free)

  • 拆細步驟:觸腳→夾持腳趾→鉗碰甲尖→發聲「咔嚓」(可先夾意粉製造聲)→ 真剪 1 下。

  • 每個步驟都配合零食與口令「好叻」,見緊張就退一步,下次再來。

  • 一次最多 5–10 分鐘,寧短不長;以成功收尾,保持期待感。

保定方法

  • 小型犬:面向主人坐腿上,前臂輕抱胸前,另一手拿掌。

  • 大型犬:側躺或靠牆坐,助手輕扶肩背;全程輕柔、避免強壓。

  • 如曾被剪痛而恐懼,考慮請美容師或行為師協作重建經驗。

何時找專業

  • 指甲嚴重內捲、靠近肉墊;曾經大出血;黑甲且不確定血線;幼犬高壓嚴重掙扎。

  • 現有關節痛、跛行、趾間炎症者,先由獸醫評估再訂護甲方案。

進階懶人包(可收藏)

一看就知要修甲嘅跡象

  • 行路「喀喀」聲;站立時甲尖触地;前掌外八字或後肢步幅縮短;狼爪彎鉤狀。

常見錯誤

  • 一刀剪太多;逆光或光線不足;黑甲唔用電筒;忘記處理狼爪;剪後不磨邊。

七日減敏練習

  • Day1–2:摸腳+獎勵;Day3:鉗碰甲尖;Day4:聽剪聲配零食;Day5:真剪 1 指;Day6:真剪 2–3 指;Day7:全掌巡檢+磨邊。

安全提醒

  • 小狗好動,修甲前先玩到微累更合作;避免飯後立即修。

  • 若家中只有一人,新手可先練「磨」再練「剪」,容錯率較高。

小編總結 ❤️🐶

護甲最難,其實係「人」嘅耐性同節奏控制。記住三件事:光線要夠、每次只剪好少、成功就收手。由今日起,設定每週「腳掌巡檢日」,搭配高價值小食同短時段練習,小狗幾次就會明白:修甲=舒服又有好嘢食。長遠不但行路更穩、更唔易受傷,連同地板、梳化都少好多抓痕——一家大細更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