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小知識】毛孩出現攻擊行為的 4 大原因

🐾 毛孩出現攻擊行為的 4 大原因

👉 小編親身整理・香港狗貓主人必睇

好多香港主人一見到毛孩突然咬人、抓人、甚至對其他動物發惡,就會嚇親,以為主子「變壞」咗。其實攻擊行為通常背後都有原因,唔係因為佢哋天生惡,而係 情緒、環境或健康問題 引發。小編查閱咗資料,再加埋自己觀察,幫大家總結咗 4 大主要原因,希望主人可以理解,唔好單純用責罵去處理。

😖 1. 恐懼或焦慮

🐕 驚到出手,唔係真心想攻擊

  • 狗狗或貓咪感到威脅時,可能會選擇「先出手為強」。
  • 常見情況:陌生人接近、突然大聲響、去到陌生環境。
  • 佢哋嘅本能係保護自己,攻擊只係防禦反應。

小編觀察:我朋友隻狗去到獸醫診所就成日低吼,完全係因為驚,並唔係真係鍾意咬人。

🩺 2. 疼痛或健康問題

🧑⚕️ 痛楚令毛孩脾氣變差

  • 如果毛孩突然變得易怒,甚至對熟悉嘅人攻擊,可能係因為身體唔舒服。
  • 常見原因包括關節炎、牙痛、皮膚炎、內臟疾病。
  • 因為痛楚刺激,佢哋會用攻擊去阻止人再接觸。

小編提醒:主人要留意毛孩有冇跛行、唔俾摸、食量改變,唔好以為只係「發脾氣」。

🏠 3. 領土或資源保護

🍖 「呢樣嘢係我嘅」心態

  • 狗狗或貓咪可能因為保護食物、玩具、睡覺地方而攻擊。
  • 對新來嘅動物或人類,容易出現「我要保護自己地盤」嘅行為。
  • 特別係多寵物家庭,如果資源唔夠平均,矛盾就更大。

小編例子:我屋企貓咪有時會對第二隻貓哈氣,因為佢覺得梳化係自己專屬王位。

🤯 4. 缺乏社交化或訓練不足

👶 細個冇學識,長大容易出事

  • 幼犬幼貓如果喺成長期冇接觸足夠人同動物,長大後會對外界事物缺乏安全感。
  • 缺乏社交經驗會令佢哋過度緊張,用攻擊嚟保護自己。
  • 冇接受過基本訓練嘅狗狗,亦可能因為唔識控制情緒而咬人。

小編建議:社交化要由細開始,逐步接觸不同環境同人,慢慢建立安全感。

📌 小編總結

毛孩出現攻擊行為,背後可能係 恐懼、痛楚、資源保護、社交不足 等原因。主人最重要係 理解同觀察,唔好一味責罵。透過耐性訓練、環境管理,必要時求助獸醫或訓練師,先可以真正解決問題。記住:冇一隻毛孩天生係壞蛋,只係佢哋未搵到安全感同正確嘅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