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相關小知識】倉鼠常見的 5 大健康問題

🐹 倉鼠常見的 5 大健康問題・超詳細懶人包

好多香港朋友都覺得倉鼠係「入門級」小動物,因為佢哋身形細細隻、樣子又超級可愛 😍。但小編要講句真心話:倉鼠其實好脆弱,壽命短,亦好容易出現健康問題。如果主人唔識得提早發現或者唔理會,後果可以好嚴重。

今日小編就幫大家整理咗 倉鼠最常見嘅 5 大健康問題,加埋網上可靠資料同香港本地飼養經驗,等大家可以更全面咁照顧你屋企個小毛孩 🐾。

1️⃣ 濕尾症(Wet Tail)💩

簡介:濕尾症係倉鼠最致命嘅疾病之一,特別多發生喺新買返嚟嘅幼鼠身上。

  • 症狀:肛門周圍濕濕黏黏、有異味、腹瀉、精神差、毛髮凌亂。
  • 成因:多數因為壓力(例如換環境、驚嚇)、不潔飼養環境、飲食唔當。
  • 危險性:病情惡化速度極快,有機會幾日內致命 ⚠️。
  • 處理方法:立即帶去小動物獸醫,千祈唔好自己亂餵人藥。

小編心得 👉 香港好多寵物店環境唔理想,啲倉鼠喺店入面已經受壓力,所以新手買鼠返屋企時要特別留意,一見異常就要即刻求醫。

2️⃣ 呼吸道感染 🌬️🤧

簡介:倉鼠呼吸系統好敏感,容易因為環境問題引起呼吸道疾病。

  • 症狀:打噴嚏、流鼻水、呼吸急促、有時仲會聽到「咻咻」聲。
  • 成因:籠內潮濕、溫差大、風吹直吹、使用含粉塵嘅墊料。
  • 危險性:嚴重時會演變成肺炎,對倉鼠嚟講係致命。
  • 處理方法:保持環境乾爽、避免冷氣直吹,立即睇獸醫。

小編提醒 👉 香港夏天開冷氣係常態,但記住唔好將倉鼠籠放喺出風口,否則好易中招。

3️⃣ 牙齒過長 🦷

簡介:倉鼠係齧齒類動物,牙齒會不斷生長,需要經常磨牙。

  • 症狀:食量減少、咬唔到硬食物、流口水、下巴濕濕。
  • 成因:冇提供足夠磨牙用品,例如木咬棒、硬糧。
  • 危險性:牙齒過長會刺穿口腔,造成嚴重感染。
  • 處理方法:提供磨牙工具;如已經過長,需要獸醫修剪。

小編角度 👉 香港好多新手主人以為倉鼠淨係食葵瓜子,其實咁樣會搞到牙齒冇得磨,最後就要睇醫生,仲要麻醉修牙,風險極高。

4️⃣ 皮膚問題(蟎蟲/皮膚炎)🐾😣

簡介:倉鼠皮膚好易出現寄生蟲或炎症問題。

  • 症狀:不停抓癢、脫毛、皮膚紅腫、結痂。
  • 成因:環境潮濕、不乾淨、用錯墊料、免疫力差。
  • 危險性:嚴重會引起二次感染,甚至痛苦到唔想食嘢。
  • 處理方法:保持籠內清潔,定期更換墊料;一旦懷疑有蟎蟲或真菌感染,要睇獸醫用專用藥物治療。

小編提示 👉 香港濕度經常高達 80%,如果籠內又冇好好通風,皮膚問題真係好常見。建議用透氣膠箱或鐵籠,唔好全密封。

5️⃣ 腫瘤/內臟疾病 ⚠️🧬

簡介:由於倉鼠壽命短(大約 2 年左右),隨住年紀增長,好容易出現腫瘤或者器官退化。

  • 症狀:身體出現腫塊、體重下降、活動量減少、毛髮變稀疏。
  • 成因:基因、年齡、飲食習慣。
  • 危險性:不少腫瘤屬惡性,手術風險高,倉鼠體型太細難以處理。
  • 處理方法:定期幫倉鼠檢查身體,一旦發現腫塊應立即就醫。

小編心聲 👉 香港其實好少獸醫專門處理倉鼠腫瘤,所以好多時候只能靠主人日常觀察,盡量提供舒適環境同適合飲食。

📝 小編總結

倉鼠常見嘅健康問題包括:

✅ 濕尾症(最危險、致死率高)
✅ 呼吸道感染(環境因素好重要)
✅ 牙齒過長(要提供磨牙用品)
✅ 皮膚問題(香港濕度高,易中招)
✅ 腫瘤/內臟疾病(年老倉鼠常見)

雖然倉鼠體型細細,但佢哋唔等於「好易養」。主人要有責任心,定期觀察佢哋嘅精神狀態、食量同毛髮情況,並且要搵定可靠嘅小動物獸醫。只有咁樣,你嘅小倉鼠先可以健康快樂咁陪你度過牠短短而珍貴嘅一生 🐹💖。

倉鼠健康快速檢查表

🐹 倉鼠健康快速檢查表 📝

✅ 項目 📌 觀察重點
濕尾症 肛門濕黏、有異味、腹瀉、精神差
呼吸道感染 打噴嚏、流鼻水、呼吸急促、有異聲
牙齒過長 食量減少、咬唔到硬食、口水過多
皮膚問題 不停抓癢、脫毛、皮膚紅腫或結痂
腫瘤/內臟病 身體腫塊、體重下降、毛髮稀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