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小知識】電動車在香港的充電基礎設施現狀
小編深度解析|香港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現狀(2025版)
一、全港充電設施發展概況
1.1 電動車普及帶動充電需求
- 2024年香港電動車數目首次突破7萬部,佔新登記私家車超過50%。
- 充電需求激增,政府和私營機構近年加速建設。
1.2 充電位數量及分布
-
官方數據(2024年6月):全港已設超過11,000個公眾充電位
- 快速充電(DC Fast Charge)約1,500個
- 中速(Medium/Normal Charge)約6,000個
- 慢速(Standard Charge)約3,500個
- 覆蓋全港18區,重點分布於:
- 商場/超市停車場(如新地、新世界、領展、置富等)
- 政府公眾停車場
- 部分屋苑、寫字樓及酒店
1.3 政策推動
- 政府目標:「2025年公眾充電位增至15,000個,2030年達到20,000個」
- 「EV屋苑充電易資助計劃」:資助私人住宅停車場安裝充電基礎設施,2024年申請數量已破萬宗
- 近年新樓盤/新落成屋苑,基本設有EV充電預留管道或充電接口
二、充電類型與技術現狀
2.1 三大主要充電規格
充電類型 | 充電速度 | 適用場景 | 例子 |
---|---|---|---|
慢速(AC 13A/16A) | 1-2 kW(每小時約充5-10km) | 屋苑/家居/長時間泊車 | 舊屋苑、部分公屋 |
中速(AC 32A, 7kW/22kW) | 7-22 kW(每小時約充35-100km) | 商場、寫字樓、部分屋苑 | Tesla Wall Connector, EVlink, 中電/港燈公眾充電 |
快速(DC Fast Charge 50-120kW/超充) | 50-120 kW(約30-40分鐘充至八成) | 高速公路、商場、路邊快充站 | Tesla Supercharger, CLP/港燈快充, Shell Recharge |
2.2 充電插頭規格
- Type 2(AC):香港最普及,歐洲標準,幾乎所有新車支援
- CHAdeMO(DC):日系車為主,如Nissan Leaf
- CCS2(DC):德系、韓系、Tesla等新款電動車主流快充規格
- Tesla專用:Model 3/Y/X/S支援Supercharger及Type 2
2.3 充電網絡運營商
- 中電/CLP:新界西、九龍大部分公眾快充/中速位
- 港燈/HKE:港島區主力
- Tesla超級充電網絡:自家專屬
- Shell Recharge、HKeMobility、HKT:新興私營平台擴展中
- 領展/新地/新世界等地產商:自設充電網絡,支援App預約/付款
三、現時最大痛點與真實用家體驗
3.1 泊位供求失衡
- 假日/上班時間,熱門地區(如商場、交通樞紐、屋苑)充電位高度飽和
- 有時見到「車泊唔充」、「霸位」情況,浪費資源,用車人感無奈
3.2 快充站仍然不足
- 快充位分布不均,部分新界地區或偏遠地段選擇少
- 即使有快充,熱門時段需要等位,特別是Tesla超級充電站
3.3 屋苑充電升級進度參差
- 舊式私人屋苑、舊公屋大多冇現成充電設施,要申請加裝,程序繁複、需業主立案法團同意
- 「EV屋苑充電易」資助申請需時,實際落成需時一年或以上
3.4 不同平台收費及支付方式各異
- 有些平台支援八達通、信用卡、App付款,但部分要先登記會員,流程繁瑣
- 收費透明度提升中,但中/快充價錢差距大(一般$2-$5/kWh,中快充$6-$8/kWh,Tesla超充$3-4/kWh)
3.5 用家真實分享
- 有人覺得「平日返工停車場充電已足夠,週末唔洗搶快充」
- 但住舊樓冇車位/冇充電設施的車主,日常就要四圍搵充電位,計劃行程前要Check App
- 一旦遇到充電搶手,等位時間會拉長,充電焦慮易出現
四、政府及業界持續升級措施
4.1 公眾充電網絡持續擴建
- 2024至2025年,政府目標每區至少一個快充樞紐站
- 大型商場/停車場逐步擴建快充、中速充電位
- 計劃引入「超級快充」(超過150kW)試點,支援新一代高性能電動車
4.2 屋苑充電基建資助
- 「EV屋苑充電易」最受關注,資助安裝「充電預設管道」至每個車位
- 新落成住宅已預設充電管道,方便日後安裝
- 政府鼓勵業主立案法團積極申請,目標2035年所有私家車位都有安裝條件
4.3 數碼化及App優化
- 推出一站式App(如HKeMobility、CLP EV App、Tesla App等),即時查詢充電位狀態
- 支援預約充電、即時付款、用量查詢,提高使用效率
4.4 收費逐步市場化
- 大部分免費充電位逐步轉為收費,鼓勵「充完即走」,減少霸位現象
- 快充收費較高,但換來更快輪轉率
五、未來發展趨勢
5.1 超級快充、換電技術逐步引入
- 新一代電動車支援超過150kW快充,15分鐘可充至8成
- 部分品牌(如蔚來)推動「換電站」模式,未來或引入香港
5.2 商業及工業區充電網絡擴展
- 支援電動貨車、電動小巴、的士充電設施逐步落成
- 方便商業車主轉型,減少排放
5.3 智能泊車配合充電
- 新型商場/停車場引入智能泊車+充電預約系統,提升資源運用率
5.4 政策配合
- 長遠目標2050年全面電動化,未來新登記車輛將全屬零排放
- 居民及車主教育、推廣持續加強
六、小編貼士:如何玩得最順?
- 買車前先Check屋苑能否安裝私人充電器,有私人車位最方便。
- 住公屋/冇自家車位的話,建議選擇充電網絡覆蓋多的地區,規劃日常行程時預留充電時間。
- 多用App查詢即時充電位狀態,避免白行一趟。
- 快充、超快充建議留給緊急或長途用家,平日多用中速/慢速充電更慳錢。
- 遇到充滿但未移車的情況,可拍照上報平台,推動業界改善。
- 善用政府資助計劃,屋苑/業委會盡早計劃升級基礎設施。
七、小編總結
香港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過去三年發展好快,數量與種類都大幅提升,但需求同供應始終拉鋸。現時最大挑戰係「快充站唔夠、屋苑充電未普及」,但整體趨勢向好,特別係政策資助同市場推動下,未來五年會更加成熟。建議大家買車前做好功課,揀啱充電方案,咁先可以真真正正享受「零排放、零焦慮」的電動出行新生活!
如有屋苑充電申請、充電App操作、不同車型兼容等問題,歡迎留言,小編再幫你逐個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