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小知識】夜間行駛如何減少眩光影響
作為「小編」,我用香港司機的角度,幫你超詳細拆解**「夜間行駛如何減少眩光影響」**——包括眩光的來源、為何在香港特別嚴重、減少影響的方法、車輛設定與駕駛習慣的調整,仲有眼睛保護建議。睇完之後,你夜晚開車會舒服好多,安全感大增。
1️⃣ 眩光是什麼及為何危險?
眩光 (Glare) 指強光直接進入眼睛或經反射進入視線,令瞳孔收縮、暫時降低視覺敏感度,導致看不清路面細節,甚至產生「暫時性失明」。
危險影響:
- 瞬間視力下降 → 容易錯過路牌、行人、單車
- 對車距判斷失準
- 眼睛疲勞加快,長時間駕駛易失神
2️⃣ 香港夜間為何眩光特別嚴重?
2.1 車流密集 + 燈光近距離
- 香港道路狹窄、雙向距離短,迎面車燈容易直射眼睛
- 部分的士、貨車燈光偏高或亮度過強
2.2 LED / HID 白光普及
- 較舊的鹵素燈色溫 3200K–3500K,偏黃
- 現在流行 5000K–6000K LED / HID,光線刺眼、眩光感重
- 部分改裝燈甚至超過 6500K,對瞳孔刺激大
2.3 濕滑路面反光
- 香港夏季多雨,地面積水後反射車燈與路燈光線
- 海邊道路濕氣重,反光範圍更大
2.4 城市環境光源雜亂
- 霓虹燈、LED 廣告牌直射馬路,夜間光源方向多而亂
- 駕駛者眼睛疲勞累積很快
3️⃣ 減少眩光的駕駛習慣調整
3.1 保持視線流動
- 不要死盯強光源
- 對向有車燈直射時,可短暫看向右路肩或分界線邊緣作參考
3.2 保持安全跟車距離
- 前車尾燈會成為你的亮點參考,如果跟得太近,亮光強度反而刺眼
- 留多點距離,可以減低亮度刺激
3.3 減速應對強光路段
- 面對盛光、反光的環境,要減少車速爭取反應時間
3.4 使用遠近光得當
- 香港市區多路燈,不需要長期開遠光
- 遇到迎面或前方有車,應及時轉近光
4️⃣ 車內設定改善眩光效果(香港適用)
4.1 調整內後視鏡防眩模式
- 傳統後視鏡有日/夜檔(翻轉設計,減弱後方車燈直射)
- 電致變色後視鏡(Auto-dimming mirror):高端私家車常見,感應強光自動變暗
4.2 調整外後視鏡角度
- 稍微將鏡面向外調,減少直接反射眼睛,但仍保持視野
- 貼防眩藍鏡膜亦有幫助(注意品質,避免失真)
4.3 清潔擋風玻璃
- 玻璃內側灰塵/油膜在夜間遇到燈光會散射 → 加劇眩光
- 香港濕度高、冷氣常開,玻璃內側容易積水痕混合灰塵
- 用玻璃專用清潔劑,內外定期清潔(至少兩星期一次)
4.4 清潔與調整車燈
- 車燈外殼氧化泛黃會散射光線,容易照到對向車影響別人,也反射自己眼睛
- 定期檢查燈光角度,不要過高(香港驗車站有角度檢測工具)
4.5 擋風玻璃隔熱紙選擇
- 低反光、低霧度的隔熱膜減少散射
- 選擇可見光透過率 ≥ 70% 的前擋膜(符合法例,夜視效果好)
5️⃣ 裝備與配件幫助(香港街道實測)
5.1 偏光夜間鏡片(黃色 / 琥珀色)
- 有助減少散射光與反光
- 香港夜間 LED / HID 白光環境下,主觀舒適度提升
- 注意:偏光眼鏡可能對儀表背光有影響,需試用
5.2 高品質雨刷與玻璃撥水劑
- 下雨時減少擋風玻璃水痕折射光線
- 雨刷片建議每 6–12 個月在香港更換
5.3 儀表燈光調至適中
- 不要太亮,避免眼睛瞳孔縮小,影響外界昏暗環境的視力適應
6️⃣ 保護視力的方法
- 定期眼睛檢查:近視、散光未矯正好會加劇眩光
- 夜間駕駛眼鏡:選擇抗反光鍍膜鏡片
- 避免長時間夜駕:香港跨區塞車後夜間視覺疲勞累積快
- 行車間隙眨眼休息:減輕乾眼症狀(冷氣長開 + 高濕度落差)
7️⃣ 小編香港夜駕實戰三步驟
-
出發前準備
- 擋風玻璃內外清潔好
- 後視鏡調好角度、防眩檔啟用
- 儀表亮度調到適中
-
行駛中
- 迎光時目光稍偏向路邊引導線
- 適時切換遠近光,減少對自己和別人眩光
- 保持跟車距離
-
遇強光環境
- 減速,避免瞳孔還未回復就要應對突發情況
- 必要時用手遮擋強光部分(勿完全遮擋視線)
8️⃣ 小編總結
香港夜間駕駛最大挑戰唔係黑,而係亂射嘅強光 + 潮濕下的反光。
想減少眩光影響,就要由 眼 → 後視裝置 → 車輛燈光 → 駕駛習慣 四方面齊下手。
記得清玻璃、合理調整後視鏡、善用防眩模式同保持視線流動,先係長期對抗夜間強光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