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小知識】如何判斷輪胎該換新?
如何判斷輪胎該換新了?——香港車主必讀超詳盡指南(附小編親身經驗)
大家好,我是你嘅車主小編👨💻。喺香港,車主最緊張嘅莫過於行車安全,而輪胎正正係安全嘅第一道防線!但好多朋友都未必知道,點樣判斷輪胎係咪應該換新。作為曾經試過「爆呔」兼遇過落大雨打滑嘅過來人,小編今次用最詳細嘅角度,結合香港實際情況,教你幾個專業又實用嘅判斷方法。睇完之後,包你唔會再中伏!
1. 「年齡」先行:輪胎唔係用到穿先換
輪胎並非用到「光頭」先要換!
- 輪胎有「保鮮期」:一般建議5-6年就要換胎,就算你唔係日日開車。
- 香港情況:本地天氣潮濕炎熱,紫外線強,橡膠會加速老化,唔好諗住「少行等於安全」。
-
點查出廠時間?
- 睇胎側面:「DOT」後面有四位數字,例如「2319」即2019年第23周生產。
- 小編經驗:曾經有次二手車,胎花仲有,但胎側細紋多,到輪胎鋪查一查,原來已經7年,橡膠變硬。即使無穿,都要換,因為老化咗會失去抓地力。
2. 胎紋深度:安全底線絕不能踩過界
胎花未必等於安全!
- 法例要求:香港法例規定,輪胎胎紋最少1.6毫米(一般用硬幣都可以初步量度)。
- 最佳安全線:專業建議當胎紋低於3毫米就要換(特別係落雨多嘅季節)。
-
點查?
- 胎紋尺:汽車用品店有售。
- 硬幣法:用$1港幣插入胎紋,若能見到「雙魚」字樣,代表已經少於1.6mm,需要換胎。
- 小編親身體驗:有次夏天落暴雨,舊胎胎花剩唔多,上高速公路明顯覺得水花多,煞車距離長,嚇到即刻換晒四條新呔!
3. 胎側損傷:細紋、鼓包、割痕要注意
唔好只睇胎面,胎側都要查!
- 香港特色:地窄車多,泊車經常「磨胎邊」。
- 胎側鼓包、裂紋、割痕:即使胎紋夠深,只要見到以上情況,代表結構可能受損,隨時爆胎。
- 小編溫馨提示:有次泊車靠近石壆,胎側出現細紋,行多兩日竟然鼓包,去到輪胎鋪即時被叫即換。
4. 軟硬度變化:橡膠老化會變硬
橡膠「變硬」=失去彈性=唔貼地
- 香港天氣:長期高溫、高濕、經常日曬,輪胎更易老化。
-
怎樣感覺?
- 行車時覺得「唔貼地」、「過彎打滑」、「煞車距離長」。
- 專業檢查:用手指按壓胎面,發現明顯「硬梆梆」,就需要考慮換新。
- 小編經驗:有次開舊車,覺得彎位抓地力不足,去檢查,發現橡膠已經變硬,換新後感覺即時回復!
5. 不規則磨損:車胎唔平均代表有問題
「鋸齒紋」、「單邊磨損」要留意!
- 原因:可能係四輪定位失準、避震壞、胎壓不正確等。
- 香港常見:路窄、彎多、長期塞車加速不平均,容易出現單邊磨損。
- 小編建議:一發現唔平均磨損,除咗換新胎,記得做埋四輪定位。
6. 胎壓異常流失:潛在安全隱患
經常「洩氣」代表有釘入、閥門漏氣或輪圈有裂紋
- 定期檢查胎壓:現時好多油站都免費提供胎壓計。
- 香港實用Tip:每個月最少查一次胎壓。
- 小編遭遇:有次行大嶼山,突然胎壓警告,落車一查有釘入胎,幸好即時搵到維修,不然分分鐘爆呔!
7. 用車用途:的士、Uber、送貨車需更頻密更換
- 行駛里數多:以萬公里計,建議每3-4萬公里換一次。
- 乘客安全第一:商業車輛更應緊貼檢查。
8. 換胎時機小結——小編Checklist
檢查項目 | 需要換胎? |
---|---|
胎齡超過6年 | ✔️ |
胎紋低於1.6mm | ✔️ |
胎側有鼓包/裂痕 | ✔️ |
橡膠變硬/老化 | ✔️ |
不規則磨損 | ✔️ |
胎壓經常異常 | ✔️ |
9. 香港換胎小知識
- 專業輪胎店:例如「永X」、「快X」、「正X」等,服務快、選擇多。
- 價錢透明化:建議比較多間,唔好盲目信地舖報價。
- 原廠還是副廠?:如非性能車,副廠(如日本、韓國名牌)已經好夠用。
- 定期四輪定位:換胎後記得做,確保新胎壽命更長。
- 平時保養:定期查胎壓,行駛時避開坑洞、石壆,多行高速可定期調位(前後交換)。
10. 小編總結:「慳得一時,後悔一世」!
輪胎唔係慳得嘅地方,「等下先換」只會帶來更大風險。香港咁多紅隧、青馬大橋、山路、落雨路面,安全第一,千祈唔好心存僥倖。
小編親身經歷告訴你:「一爆呔,真係咩都冇得講」!所以,記住定期檢查同換新,自己安全、家人放心、行車更暢順。
你有冇遇過輪胎危機?或者有啲換胎貼士想分享?留言同小編一齊討論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