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小知識】香港新車與二手車市場差異

 

 

 

🚗 小編話你知:買車喺香港,其實係人生大工程

香港地少人多,泊車位貴,油費高,仲有」首次登記稅(FRT)「 控制住車輛數量,加上電動車政策近年不斷轉變,所以新車二手車市場其實各有一套生態。唔係淨係睇價錢咁簡單,仲要諗埋保值率用途車齡條件等因素。


1️⃣ 價格差異——新車同二手車嘅價位

新車

  • 價格由品牌同型號直接決定,仲要加上首次登記稅FRT
  • 私家車首次登記稅 = 按車價分級徵收(最高達115%)
  • 例子:日本家庭車(2200cc以下)落地可以由 $25萬 起跳,歐洲中型SUV隨時 $60萬以上

二手車

  • 無需再付FRT(已由第一手車主交咗),所以起步平好多
  • 二手價由車齡、里數、車況、牌子保值能力決定
  • 例子:5年車齡的日本車,可能只需同款新車一半價;但歐洲車跌價快,3年可能已跌40%–50%

📌 小編觀點:香港跌價最快多數係歐洲車(尤其豪華品牌),如果你著重抵玩,可以睇二手市場;但有啲日系或保值高嘅SUV,即使二手都唔會平到離譜。


2️⃣ 供應來源——點樣買到車?

新車

  • 主要來自官方代理(Franchise Dealer)或平行進口商(Parallel Import)
  • 代理車有香港原廠保養同品牌支援,但價錢較高
  • 平行進口多數平啲,但保養同零件要靠指定第三方服務

二手車

  • 來源多元化:二手車行、拍賣會、私人轉讓、退租車
  • 有啲係Trade-in換車既時候落咗二手市場,有啲係租車公司/司機退休放售
  • 陷阱位:部分事故車或水浸車會翻新再賣,外觀好靚,但內裡暗病多

3️⃣ 品質與車況——點解會咁唔同?

新車

✅ 完全零里數
✅ 最新年份生產,技術、配備最新
✅ 保養紀錄清晰,由交車開始計算

二手車

🔹 車況差異極大 —— 同一年份嘅車,可能一架保養到好好,另一架已經去到大修邊緣
🔹 里數高低好影響壽命,尤其香港塞車多,雖然里數冇外國咁高,但停停走走傷車
🔹 要睇行車記錄報告(Vehicle History Report)確保無重大意外

📌 小編建議:買二手車一定要驗車,唔好淨睇外觀,有啲事故焊位喺底盤位,一般人唔易發現。


4️⃣ 稅務與政策影響

  • 首次登記稅(FRT):只影響新車(或首次登記入香港的平行進口車)
  • 一換一計劃(之前針對電動車推出):政策變動會大幅影響新車市場需求
  • 電動車首登稅優惠:直接決定新車同二手電動車嘅價差

📌 如果政策剛優惠完結,新車價通常會即刻貴,二手電動車會相對吸引。


5️⃣ 修理與保養成本

新車

  • 首3–5年多數有原廠保養(免費或低成本),故障率低
  • 只要跟足保養手冊,唔會有太大驚喜支出

二手車

  • 視乎車齡同車種,3年以上車要面對易損件更換(避震、波箱油、電子件)
  • 歐洲車零件人工貴,保養費高;日系車相對平價可靠
  • 冇廠保要自己承擔全部維修費

6️⃣ 折舊與保值率

  • 新車:落地即跌價,一年折舊 10%–20% 較常見,第一年損失最重
  • 二手車:頭幾年已經經過最大折舊期,之後跌幅放緩
    📌 豪華歐洲車跌幅快;Toyota、Honda 等日系家庭車保值率高,電動車則視乎電池衰退與市場政策波動

7️⃣ 買車體驗與心理因素

新車

❤️ 有「第一手感覺」,自己揀顏色、配備,清新味道
❤️ 唔會擔心前車主開車習慣差
⚠️ 價格高,而且要等船期(熱門車款可能要等幾個月)

二手車

💰 抵玩,選擇多,即買即用
💔 唔知前手點用,可能長期熄咗安全系統或者粗魯駕駛
⚠️ 需要花時間驗清楚文件、保養紀錄、實際車況


8️⃣ 小編貼士——點揀適合自己?

  1. 預算有限 → 睇保值高嘅二手日系車
  2. 想要最新科技、安全功能 → 新車或齡少於1年的展示車
  3. 唔介意花心思驗車搵筍盤 → 二手豪華歐洲車可撳到半價入手
  4. 駛少,想開幾年就換車 → 二手車更化算,因為折舊壓力細

❤️ 總結

📌 新車:貴但穩妥,最新技術,保養無憂,缺點係落地即跌價
📌 二手車:平、選擇多,折舊慢,但車況受前車主保養影響大
📌 香港市場因稅制、地少車多,加上政策變動,新舊車價差有時會出現反常狀況(例如二手電動車比新車平一半)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