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小知識】香港汽油價格變動對駕駛者的影響(截至2025年7月)
⛽💰 【小編觀點】香港汽油價格變動對駕駛者的影響全解析
香港人一向都知「開車唔平」,除咗買車稅高、保險貴,油費更係每個車主長期嘅痛點。近十年油價上上落落,但整體趨勢係「高位遊走」,對駕駛者嘅生活同消費模式都有唔少影響。小編今次同大家由數據、原因、影響逐步拆解。
📊 一、香港汽油價格變動概況(2015-2025)
根據香港油公司公佈嘅泵價(以無鉛汽油為例):
年份 | 平均泵價(港元/公升) | 年度變化 | 全球油價背景 |
---|---|---|---|
2015 | $15.9 | - | 國際油價低迷,低於每桶$50美金 |
2017 | $17.3 | ↑ | 國際油價回升至$60左右 |
2019 | $18.9 | ↑ | 中東局勢緊張,供應風險上升 |
2020 | $16.2 | ↓ | 疫情爆發,國際油價暴跌 |
2021 | $19.5 | ↑ | 經濟復甦,需求回升 |
2022 | $21.8 | ↑↑ | 俄烏戰爭推高國際油價 |
2023 | $22.5 | ↑ | 國際油價保持高位 |
2025 | $23.0(截至7月) | ↔ | 需求穩定但稅收高企 |
💡 小編觀察:
雖然國際油價會因政治、疫情、供應鏈變化而大幅波動,但香港油價跌幅永遠唔會同國際跌幅同步,原因就係 稅收比例高(約佔泵價一半)。
🛢 二、為何香港油價特別貴?
-
高稅收政策
- 政府對汽油徵收高額燃油稅(每公升約 $6.06 稅金),即使國際油價低,泵價依然貴。
- 稅收目的包括抑制車輛使用量、減少空氣污染、鼓勵公共交通。
-
運輸成本與地租
- 香港土地成本高,油站數量有限(全港不足200個),租金昂貴。
- 石油公司需支付高額物流及營運成本。
-
市場競爭有限
- 香港石油市場由幾間主要公司壟斷(中石化、Shell、Esso、PetroChina、Chevron),價格差異細,缺乏大幅減價競爭。
🚗 三、油價變動對駕駛者的影響
1. 用車成本增加
- 以一架 1.8L 私家車,每月行駛 1,000 公里計算,平均油耗 12km/L,即每月需約 83 公升汽油。
- 如果油價由 $18 升到 $23,每月油費由 $1,494 升至 $1,909,一年多咗成 $4,980。
2. 用車頻率下降
- 油價高時,部分駕駛者會減少非必要出車,例如假日少咗兜風、改搭地鐵或巴士。
3. 二手車市場受影響
- 油耗高嘅大排量車(如 SUV、跑車)轉手價會受壓,因為買家擔心長期油費支出。
4. 加快電動車轉型
- 油價長期高企,令更多人考慮電動車(EV)或混合動力車,節省燃油開支。
5. 影響的士及物流業
- 的士司機每日加油支出直接影響收入;物流公司亦會因燃油成本高而調高運費,最終轉嫁消費者。
🔍 四、駕駛者應對油價高企的策略
-
選擇油耗較低的車款
- 換車時可考慮小排量渦輪車、混合動力車或電動車。
-
善用油站優惠
- 香港各大油站有信用卡折扣、會員積分回贈,長期使用可慳到數百至數千元一年。
-
養成節油駕駛習慣
- 保持平穩加速、減少急煞、避免長時間怠速。
- 維持適當胎壓,減少輪胎阻力。
-
計劃行程
- 合理安排路線,減少繞路同塞車時間,節省燃油同時間。
📈 五、小編觀察與未來趨勢
- 短期(1-2年):油價可能保持高位,除非國際油價大跌,但因稅收佔比高,香港泵價跌幅有限。
- 中期(3-5年):隨電動車普及,汽油需求或逐步下降,但稅收政策未必會減,油價仍偏高。
- 長期(5年以上):油價有機會變成「高端燃料」,主要由收藏型車主、特定行業(如古董車、工程車)使用。
💡 小編Tips
- 如果你每日行駛里數多過 50 公里,可以開始認真考慮轉電動車,長遠慳到嘅油費會好明顯。
- 唔想換車,可以用油站會員卡+信用卡疊加優惠,例如 Shell、Esso 同渣打、滙豐合作嘅加油優惠。
- 油價高企唔一定要放棄駕駛,但要學識「精明駕駛」,慳油慳錢先係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