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小知識】點解香港駕駛座為什麼在右邊?原因大揭密!
小編自有車牌起已經成諗,點解香港揸車司法坐會在右邊?今日帶大家一齊了解前因後果。
你知道嗎?香港駕駛座為什麼在右邊?原因大揭密!
在香港,大家都會留意到馬路上的汽車駕駛座設在右邊,與中國大陸、歐美大多數國家「左駕」截然不同。這到底是怎麼來的?又有什麼歷史淵源和現實考量?讓我們一同揭開這個「右駕」之謎!
一、什麼是「右駕」?
「右駕」指的是汽車駕駛座(司機位)設在車輛右側,而車輛則靠左行駛(即所謂「左通」)。相反,「左駕」則是駕駛座設在左側,車輛靠右行駛(「右通」)。香港、澳門、英國、日本、澳洲、印度等地屬於「右駕」地區,而中國大陸、美國、德國、法國等則屬於「左駕」地區。
二、「右駕」的歷史由來
1. 英國殖民時期的影響
香港自1842年鴉片戰爭後成為英國殖民地,長達超過150年。英國本身就是「右駕左通」的國家,因此香港無論馬路設計、交通規則、汽車進口標準,全部按照英國制度執行。這個交通傳統自殖民時代開始,沿用至今。
2. 英國「靠左行駛」的起源
英國為什麼要「靠左行駛」?原來最早可追溯至中世紀,當時歐洲騎士習慣用右手持劍,靠左行走方便隨時防衛。隨着馬車逐漸普及,這個習慣傳承到馬車、汽車時代,最終成為英國的法定交通規則。英國將這套制度帶到其殖民地,包括香港、印度、澳洲、南非等地,形成全球「右駕」地區的分布。
3. 二戰後的國際發展
二戰結束後,多數英國前殖民地(如新加坡、馬來西亞、澳洲、南非等)都保留了「右駕左通」的交通系統。雖然香港於1997年回歸中國,但為了交通與生活連貫,並未改變原有制度,維持「右駕」不變。
三、現實考量與法律規定
1. 現有基建與道路設計
香港的道路設計、標誌、交通燈號、分隔線等,全部按照「靠左行駛」設計,改變制度成本極高。包括隧道出入口、天橋、路口彎位、巴士站等,都是為「右駕」車輛而設。
2. 車輛進口與法例規管
根據香港運輸署法例,所有在香港行駛的車輛必須是右駕車。左駕車一般不獲批在香港道路使用(除了極少數特許情況,如特定展覽、外交用車等)。這不單確保交通順暢,亦減少因駕駛座設計不符而產生的安全隱患。
3. 與鄰近地區協調
香港與澳門一樣保留右駕,而中國大陸則為左駕。為了跨境通行,港珠澳大橋有專門的交通切換設施(「轉換島」),讓車輛在進入對方地區前,完成左右道切換,確保安全。這也是香港維持「右駕」的重要現實原因。
四、「右駕」對汽車市場與日常生活的影響
1. 汽車型號選擇
香港主要進口英國、日本、澳洲等地的右駕車型,這些地區的車廠會針對右駕市場生產相應車款。部分歐美品牌則需特別訂製右駕版本,否則無法在香港銷售。
2. 跨境駕駛安排
港人如要駕車進入中國大陸,必須使用左駕車輛。部分跨境車主會在大陸及香港分別擁有兩部車,或申請特許跨境車牌,這對日常生活和企業營運都帶來一定影響。
3. 駕駛訓練與考試
香港的駕駛學校、考試全部以右駕為標準,與國際左駕地區有明顯分別。港人若需在外國(如美國、歐洲)自駕,初時會感到不習慣,反之亦然。
五、全球「右駕」與「左駕」地區分布
目前全球約有35%國家屬於「右駕左通」,包括英國、日本、香港、澳洲、印度、南非、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其餘65%國家則採用「左駕右通」,如中國大陸、美國、歐洲大部分國家。
六、香港未來會轉用「左駕」嗎?
雖然香港與中國大陸經濟、交通往來日益頻繁,但從現實和技術角度來看,香港短期內幾乎不可能轉用「左駕」。原因包括:
- 道路設計和工程改動成本龐大
- 全港數十萬輛右駕車需全部淘汰更換
- 市民駕駛習慣、交通法規需全面重寫
- 對外交通(如與澳門、英國等地)協調麻煩
因此,「右駕左通」制度預計會長期維持下去。
七、結語:細節中的歷史與文化
香港的「右駕」,不僅是技術選擇,更是歷史、文化、法律、日常生活多重因素的產物。這個看似簡單的車輛設計,背後蘊含着殖民地歷史、國際交通規範、現代城市規劃等豐富內涵。下次你看到香港的右駕汽車,不妨想想它背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