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入門ABC】健康險、壽險、意外險有什麼不同?|編:李子昇

💡 小編帶你拆解:健康險、壽險、意外險有咩分別?

大家好呀~👋 作為香港人,成日聽到朋友、家人、甚至保險agent講「健康險」、「壽險」、「意外險」,但究竟佢哋有咩分別?點樣揀先啱自己?小編今日就用盡可能詳細嘅篇幅,幫大家深入拆解,務求你一睇就明,唔再被一大堆專業名詞弄到頭暈🤯!

🏥 健康險(醫療保險)

主要保障

  • 醫療費用:住院、手術、門診診金、專科費用、藥物開支等等。
  • 住院津貼:某啲計劃會喺你住院時每日畀返一筆津貼。
  • 重大疾病保障:例如癌症、中風、心臟病,保險公司會一次性賠償,幫你應付漫長治療。

適合邊啲人

  • 想減輕醫療開支負擔嘅上班族👔
  • 有家庭責任嘅爸爸媽媽👨👩👧👦
  • 有長期病歷史或者對醫療質素要求高嘅人士

小編貼士

香港醫療費用一向唔平,私家醫院住一晚分分鐘幾千到上萬💸。如果冇醫療保險,真係隨時一病就「洗晒積蓄」。所以健康險基本上係「必需品」。

👵 壽險(人壽保險)

主要保障

  • 身故賠償:如果受保人離世,保險公司會一次過畀賠償金畀受益人。
  • 財務保障:保障家人生活開支、供樓供車、仔女教育費用。
  • 部分壽險計劃有儲蓄功能:可以當作長線理財工具。

適合邊啲人

  • 有供樓壓力嘅家庭支柱🏠
  • 想保障仔女未來教育嘅父母📚
  • 想規劃財富傳承嘅人

小編貼士

壽險唔係話「等死先用到」,而係一種 「為家人留後路」 嘅安排。尤其係香港好多家庭都要供樓,萬一支柱離世,壽險可以幫手頂住財政壓力。

🚦 意外險(意外保險)

主要保障

  • 意外身故或傷殘:因意外事故導致死亡或永久傷殘,會有賠償。
  • 意外醫療費用:交通意外、運動受傷、跌倒骨折等等,保險公司會幫你支付醫療費。
  • 每日住院津貼:某啲計劃會提供額外補助。

適合邊啲人

  • 工作環境有風險嘅工種(例如地盤工人👷、司機🚚)
  • 鍾意戶外運動、極限運動嘅人🧗♂️
  • 鍾意旅遊經常飛嚟飛去嘅香港人✈️

小編貼士

意外險通常保費比較平,保障針對性強。香港人生活節奏快,搭車、過馬路、甚至落雨跣親都有機會出事,意外險可以算係「防不勝防」嘅backup。

📊 三者比較總結

保障範圍

  • 健康險:專注醫療開支
  • 壽險:保障人壽,強調家人嘅財務安全
  • 意外險:針對突發事故

保費水平

  • 健康險:視乎保障範圍、醫療網絡,普遍中至高
  • 壽險:取決於投保額同年齡,長期計劃保費偏高
  • 意外險:相對較低,係「平靚正」之選

使用場景

  • 生病入院=健康險出手
  • 身故保障=壽險發揮作用
  • 意外受傷=意外險幫你頂住

📝 小編總結

香港生活壓力大,無論你係打工仔、家庭主婦定自由工作者,三種保險其實都各有角色。小編建議大家:

  1. 先買健康險,保障醫療開支。
  2. 再考慮壽險,保障家人未來。
  3. 最後補充意外險,作為額外防護。

買保險唔係迷信,而係一個 理性嘅風險管理。唔好等到出事先諗,提早規劃先至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