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入門ABC】理財的三大支柱:儲蓄、投資、保險

🏛️ 理財的三大支柱:儲蓄、投資、保險 香港本地詳細攻略

各位香港朋友,講到「理財」三個字,唔可以唔識儲蓄、投資、保險三大支柱!呢三者唔單只係口講,而係每個香港人一生財富穩陣增值、安心抗擊風險的必要配搭。小編用最貼地、大量本地例子幫你一次講清楚,令大家唔再單靠賺錢過生活,而係有系統打好自己財務根基!⛩️💪

💰 第一支柱:儲蓄 — 財務安全底線

功能與重要性

  • 定義:將每月收入固定部份留下,不亂使、慢慢累積,主要作用係應急、短期目標、生活穩定。

  • 種類:銀行儲蓄戶口、定期存款、高息活期/電子銀行儲蓄、儲蓄保險等組合。

  • 本地貼士:香港生活壓力大,一有突發(如疫情、失業),冇儲蓄好易坐困愁城,小編建議至少儲3-6個月生活費為緊急基金。

實例

  • 工作1-2年、每月自動轉帳儲錢,不使的錢就唔會亂花

  • 比較虛擬銀行、定期、甚至保險儲蓄讓儲蓄回報最大化

📈 第二支柱:投資 — 資產增值動力

功能與重要性

  • 定義:將部分儲蓄投入資本市場(如股票、ETF、基金、房產),追求長期增值、抵禦通脹。

  • 種類:港股、基金、定投ETF、房地產、債券、iBond等。

  • 回報與風險:雖然有波幅,但長遠資產增值潛力高,通脹期內真正財富守門員。

  • 貼士:新手可先由月供ETF或基金做起,太多閒錢冇投資,現金長遠會「縮水」。

實例

  • 月入$20,000,儲夠一年緊急金後,每月$2,000自動投資ETF

  • 退休金第三支柱即自願性供款/主動長期投資

🛡️ 第三支柱:保險 — 保障財富、抗擊風險

功能與重要性

  • 定義:轉移財務風險,一旦遇突發意外、疾病、損失賠償時唔會「破產救急」。

  • 種類:壽險、醫療保險、危疾保、意外保、儲蓄保險等。

  • 本地貼士:香港醫療昂貴,一單私院手術隨時幾十萬;做家計責任或有子女,冇壽險一旦有事家庭即時陷入困境。

  • 如何選擇:「保命錢」為優先,先補風險大既保障(如意外/醫療),保費一般收入10%內。

實例

  • 30歲新婚夫婦,購入定期壽險、醫保,初期選「保障優先」型產品

  • 退休儲備完備後,可以針對性選擇長壽年金/危疾保險補充

🧩 三大支柱協同作用 — 財富長青的秘密

  • 先儲蓄建底(財務穩定)、再投資增資(財富升級)、用保險鎖安全(轉移絕大風險)

  • 缺一不可:只有儲蓄冇投資,財富跑輸通脹;靠投資無保險,突變一擊即清零;全靠保險無儲蓄、無投資,只能安慰自己有保障。

  • 小編貼士:「三腳櫈」理論:理財好似坐凳,一隻腳短咗或冇咗只會坐唔穩,三者合一先穩定長遠。

🎯 小編理財三大支柱行動建議

  1. 立刻檢查緊急基金金額、有冇開高息儲蓄?

  2. 長期分配每月一部分閒錢做定投,避免現金「發霉」

  3. 主動查看現有保障內容、有冇基本醫療意外壽險?調整保費分布


🏆 小編金句 & 溫馨提醒

  1. 「存錢係地基,投資係升樓,保險係保護膜!」

  2. 「冇儲蓄,即使投資贏都無底氣;冇保險,投資贏可能一夜清零!」

  3. 「三大支柱同時執行,先至有真正財富自由!」

學識三大支柱,穩穩陣陣過好香港人每個人生階段,理想生活更近一步!🧱📈🛡️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