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小知識】經常聽到五油三水究竟喺咩嚟?
Share
🚗 五油(5種油類)
1. 引擎機油(Engine Oil)
- 作用:潤滑引擎零件、冷卻、清潔、減少磨損、防止鏽蝕。
- 位置:機油尺位於引擎艙,通常有橙或黃色手柄。
-
檢查/更換:
- 建議每5,000-10,000公里或6-12個月更換一次(視乎車型及用油)。
- 定期用機油尺檢查油量與油質(顏色濃黑或有異味就要換)。
2. 波箱油(Transmission Oil/Automatic Transmission Fluid, ATF)
- 作用:潤滑自動或手動變速箱內部,確保換檔順暢及冷卻。
- 位置:自動波車有獨立油尺,手波車則需拆底部螺絲檢查。
-
檢查/更換:
- 一般每40,000-60,000公里更換(依車主手冊)。
- 油質應為紅色透明,有異味或變黑需盡快更換。
3. 煞車油(Brake Fluid)
- 作用:傳遞制動壓力,令煞車系統運作靈敏。
- 位置:引擎艙內有一透明/半透明煞車油壺,標明MIN/MAX。
-
檢查/更換:
- 每2年或約40,000公里更換。
- 油位不能少過MIN,油色變深或混濁要換。
4. 方向機油(Power Steering Fluid)
- 作用:為液壓動力方向盤系統提供壓力,令轉向更輕鬆。
- 位置:引擎艙內有方向機油壺,部分新車已改為電子式無需加油。
-
檢查/更換:
- 定期檢查油位,低於標線需補充。
- 油質變色或有雜質時要更換。
5. 差速器油(Differential Oil)/避震油(Suspension Oil)
-
作用:
- 差速器油:潤滑前/後差速器齒輪(特別是後驅/四驅車)。
- 避震油:在避震筒內,負責吸震及穩定車身。
-
位置:
- 差速器油需在車底差速器位置拆螺絲檢查。
- 避震油屬密封結構,通常無需補充,只能整支更換。
-
檢查/更換:
- 差速器油約每40,000-60,000公里更換。
- 如發現油漏、異聲或避震明顯失效就要整支換掉。
💧 三水(3種水類)
1. 水箱水/冷卻液(Radiator Coolant)
- 作用:冷卻引擎,防止過熱或結冰。
- 位置:引擎艙內有水箱和冷卻液副水壺(標有MIN/MAX線)。
-
檢查/更換:
- 經常檢查副水壺水位,不足要加(用專用冷卻液,勿用清水)。
- 一般2年或40,000公里更換一次。
2. 電池水(Battery Water)
- 作用:維持鉛酸電池化學反應,防止極板曝露及硫化。
- 位置:傳統濕式鉛酸電池有獨立注水口。
-
檢查/更換:
- 定期檢查水位,低時加純水(蒸餾水)。
- 新型免維護電池則無需加水。
3. 玻璃水(Windscreen Washer Fluid)
- 作用:清潔擋風玻璃,保證駕駛視野清晰。
- 位置:引擎艙內玻璃水壺,通常標有噴水標示。
-
檢查/更換:
- 水位低時即時補充。
- 可用專用玻璃水或清水加少量洗潔精。
⭐ 小結
項目 | 功能 | 日常保養重點 |
---|---|---|
機油 | 引擎潤滑、冷卻、清潔 | 定期更換、檢查油量油色 |
波箱油 | 變速箱潤滑、冷卻 | 定期更換、檢查油質 |
煞車油 | 傳動煞車壓力 | 定期更換、檢查油位油質 |
方向機油 | 動力轉向輔助 | 檢查油位、油質 |
差速器/避震油 | 差速器齒輪或避震潤滑/吸震 | 定期更換、如有漏油即維修 |
水箱水/冷卻液 | 引擎冷卻 | 經常檢查水位、按時更換冷卻液 |
電池水 | 電池化學反應 | 定期檢查、只加蒸餾水(如需) |
玻璃水 | 擋風玻璃清潔 | 隨時補充,建議用專用玻璃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