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楼价上升周期与下跌周期:历史数据启示》|编:Kwan CM

📈 楼价上升周期与下跌周期:历史数据启示

香港楼市向来有「只升不跌」慨传说,但其实回顾历史,楼价都经历过多次大升大跌。小编今日就同大家一齐细数香港楼市慨上升周期同下跌周期,透过数据同事件分析,帮大家理解背后慨规律,亦从中提炼出启示。咁样,下次置业或者投资,就唔会盲目跟风,而系有根有据咁部署。

🔑 影响楼价周期慨主要因素

1. 利率走势💸

加息会令供楼成本上升,压抑需求;减息则刺激入市。

2. 经济环境🌏

经济增长、收入上升会推动楼价;反之,经济衰退、失业率高会打击楼市。

3. 政府政策🏦

印花税、按揭成数限制、供应政策,都会直接影响楼市周期。

4. 社会及突发事件⚠️

如沙士、金融风暴、疫情,往往会令市场短期急跌。

📊 香港楼市主要上升与下跌周期

1978–1981:第一次大升浪🚀

  • 背景:经济快速增长,港人收入提升,投资需求大。
  • 楼价走势:3年内楼价升幅超过2倍。
  • 启示:经济繁荣期,楼价升幅往往夸张。

1981–1984:利率高企+ 中英谈判🌀

  • 背景:美国加息,香港利率急升;中英谈判令前景不明朗。
  • 楼价走势:楼价由高位急跌约50%。
  • 启示:地缘政治及高息环境,足以令楼价腰斩。

1985–1997:持续升浪+ 九七回归前高峰📈

  • 背景:经济繁荣,金融市场活跃;九七前港人对前景乐观。
  • 楼价走势:由1985低位起计,12年间楼价升超过6倍。
  • 启示:长期低息加上经济信心,容易推动超长升浪。

1997–2003:亚洲金融风暴+ 沙士重创📉

  • 背景:亚洲金融风暴令港元受压,利率急升;之后科网爆破、沙士疫情再打击经济。
  • 楼价走势:楼价由1997高位跌至2003低位,累计跌幅约65%。
  • 启示:高杠杆时代遇上金融危机,楼价可连跌多年。

2003–2008:低息环境+ 经济复苏📈

  • 背景:沙士后政府推动经济,内地旅客来港,经济回暖;同时进入低息环境。
  • 楼价走势:楼价由低位起计,5年间累计升幅超过一倍。
  • 启示:政策支持+ 低息,系楼市复苏关键。

2009–2018:金融海啸后超长升浪🚀

  • 背景:美国大幅减息至近零利率,大量资金涌入香港;本地供应有限。
  • 楼价走势:楼价由2009年低位起计,连续升至2018年,累积升幅超过3倍。
  • 启示:资金泛滥+ 供应不足,推动楼市创出历史新高。

2019–2022:多重冲击下调整📉

  • 背景:2019社会事件,2020新冠疫情,经济受挫;加上美国逐步加息。
  • 楼价走势:楼价由高位回落约一至两成。
  • 启示:突发事件与宏观环境结合,令市场转弱。

2023–2024:高息压力持续⚠️

  • 背景:美国激进加息,香港同步跟随;供楼压力增加,成交量缩减。
  • 楼价走势:二手楼价进一步回落,部分屋苑回到2016–2017年水平。
  • 启示:高息环境下,楼市难以展开新升浪。

🧐 从历史数据学到咩?

  1. 升跌周期交替:楼市无可能永远上升,通常经过大升浪之后,会有调整期。
  2. 利率系关键:每次大跌背后,都离唔开加息压力。
  3. 经济信心重要:当社会气氛低迷,无论息口几低,楼市都难起飞。
  4. 长线持有有优势:虽然短期有大跌,但长线睇,楼价仍然比30年前高出数倍。

💡 小编贴士

  • 唔好盲目追高:历史告诉我哋,喺高位入市后,随时要挨几年跌市。
  • 留意宏观因素:美国利率、香港经济数据、政府政策,全部都系重要风向。
  • 长线投资心态:如果系自住,唔需要太担心短期波动;如果系投资,就要计算周期。
  • 保持现金流:升跌周期不可避免,最紧要有能力挨过调整期。

📌 总结

香港楼市历史告诉大家:升跌周期系自然规律,冇一个升浪可以无限延续,亦冇一个跌浪会永久持续。投资者同买家应该理解周期特性,唔好过度乐观或者悲观。

小编最后想讲:楼市就好似坐过山车🎢,有高有低,最紧要系戴好安全带(即系做好风险管理),咁先至可以享受旅程而唔会被甩落嚟。

返回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