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小知识】了解香港电动车主要充电制式

小编一开始揸电动车都比啲插头制式搅到头都大,以下系我哋整合咗大部份香港使用制式,希望帮到大家唔洗咁头痛。

香港电动车主要充电制式详细介绍

一、引言

随着环保意识提升及政府推动新能源车政策,香港近年电动车(EV)数量显著增长。电动车充电制式(Charging Standards)成为推广过程中的重要基础设施环节。不同充电制式影响车主充电效率、兼容性和使用体验。本文将全面介绍香港常见的充电制式、各自优缺点、实际应用及未来发展。


二、充电制式基本分类

电动车充电可按充电速度接头标准分为以下几大类:

  1. 交流慢充(AC Charging / Mode 2 & 3)
  2. 直流快充(DC Fast Charging / Mode 4)
  3. 超级快充(Ultra-fast / High Power DC Charging)

而在接头及通讯协议方面,香港现时主要采用以下国际标准:

  • Type 1(SAE J1772)
  • Type 2(IEC 62196-2,俗称Mennekes)
  • CHAdeMO(日本标准)
  • CCS(Combined Charging System,德欧美标准,分CCS1及CCS2)
  • Tesla专用接口(香港现时采用欧洲Type 2及CCS2)


三、香港现行主要充电制式详解

1. Type 2(IEC 62196-2)– 欧洲标准

  • 应用范围:
    现时香港最普及的交流(AC)充电标准。大部分欧洲及中国进口车型(包括BMW、Mercedes-Benz、Audi、Tesla等)均采用Type 2插头。

  • 技术特点:

    • 最高支援单相7.4kW (32A,230V)或三相22kW (32A,400V)。
    • 支援智能通讯,可与充电站互动(如充电状态、用电量控制)。
    • 插头设计安全,有防触电及锁定装置。
  • 应用情境:

    • 家用充电器、商场停车场、写字楼、公共充电站等普遍采用。
    • 充电时间视乎车型电池容量及功率,一般需4至10小时充满。
  • 优缺点:

    • 优点:兼容性高,市面大部分欧洲及中国品牌电动车均支援;设施普及,维护简单。
    • 缺点:充电速度受限于交流供电,无法达到极速快充。

2. CCS2(Combined Charging System 2)– 欧洲及国际主流直流快充标准

  • 应用范围:
    新一代欧洲/美国进口电动车(如Volkswagen ID系列、BMW i系列、Audi e-tron、Mercedes EQ系列、Tesla等)多采用CCS2作为直流快充标准。

  • 技术特点:

    • 在Type 2插头基础上,加设两个直流大电流端子,可进行直流快充。
    • 最大充电功率可达50kW、150kW,甚至350kW (视乎充电站设计及车辆接收能力)。
    • 具备智能通讯功能,支援Plug & Charge等先进应用。
  • 应用情境:

    • 公共快充站(如中电、港灯、Tesla超充站)主力提供CCS2接口。
    • 30分钟内可充至80%电量,适合长途旅程或急充需求。
  • 优缺点:

    • 优点:充电速度极快,适合新一代高性能电动车。
    • 缺点:充电站设置成本高,对电网负荷要求大;旧款车型未必兼容。

3. CHAdeMO – 日本标准直流快充

  • 应用范围:
    主要用于日本品牌电动车(如Nissan LEAF、Mitsubishi i-MiEV等)。

  • 技术特点:

    • 专用直流快充插头,最高支援50kW (早期规格),部分升级型可达100kW。
    • 充电时需独立插座,与Type 2/CCS2不同步。
    • 支援双向充放电(V2G),但香港应用较少。
  • 应用情境:

    • 早年香港日系电动车充电站多设有CHAdeMO接口,现时新建快充站以CCS2为主,CHAdeMO渐趋减少。
  • 优缺点:

    • 优点:技术成熟,兼容多款旧型日系电动车;线材粗壮,安全性高。
    • 缺点:兼容性逐渐下降,新车型采用渐少;升级至更高速快充有限。

4. Tesla专属接口

  • 应用范围:
    香港Tesla新车(Model 3、Y、S、X)均采用欧洲Type 2(AC)及CCS2(DC)接口。

  • 技术特点:

    • 交流慢充时使用Type 2;快充(超级充电站)则用CCS2。
    • Tesla Supercharger快充功率由120kW至250kW不等,视乎站点型号。
    • 部分旧款Model S/X需加装转接头或升级硬件才支援CCS2快充。
  • 应用情境:

    • 专属Tesla超级充电站,亦可支援Type 2 AC公开充电站。
    • 兼容性高,方便Tesla车主。
  • 优缺点:

    • 优点:原厂支援,充电速度快,操作简便。
    • 缺点:只限Tesla车辆使用,其他品牌无法接入Tesla专用快充网络。


四、各主要充电制式比较表

制式 主要应用 最大功率 兼容车型 香港覆盖情况
Type 2 AC慢充 7.4-22kW 欧洲/中国车系 极普及(住宅、商业)
CCS2 DC快充 50-350kW 欧洲车系/Tesla 快速增长(公共快充)
CHAdeMO DC快充 50-100kW 日系车系 早期普及,渐减少
Tesla专用 AC+DC超级快充 22-250kW Tesla 指定站点专用

五、充电制式兼容性

  • 转接头应用:
    部分车主会购买转接头(如CHAdeMO to Type 2),但受限于车辆及充电站设计,并非所有转接头都被原厂认可。
  • 软件兼容:
    新一代电动车充电管理系统可自动识别插头制式,自动调整充电参数。
  • 未来趋势:
    香港新落成公共快充站已多数同时提供Type 2、CCS2及CHAdeMO接口,方便不同品牌车主。

六、安全规范与发展政策

  • 政府规管:
    • 所有公共充电装置须符合机电工程署(EMSD)及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安全标准。
    • 充电站须定期检查、维护及张贴安全操作指引。
  • 建筑物条例要求:
    新建住宅或商业楼宇须预留电动车充电设施空间(如「一换一」计划)。
  • 发展策略:
    政府鼓励私人停车场装设充电基础设施,并推出资助计划(EV屋苑充电易资助计划)。

七、未来发展趋势

  • CCS2成为主流:
    随着欧洲及中国电动车进口量增加,香港CCS2快充网络快速扩展,有望成为标准主流。
  • 超级快充(>150kW)增建:
    以Tesla、部分欧洲品牌为代表,未来将有更多高功率快充站落成,支援更大电池容量及更短充电时间。
  • 智慧充电管理:
    随着智能电网发展,未来充电桩将支援动态分配功率、远程监控、用户手机App预约等先进功能。
  • V2G(Vehicle-to-Grid):
    CHAdeMO及部分CCS2车型技术上已支援V2G,未来或可实现电动车反向供电,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八、结论

香港电动车充电制式正经历由多元并存向国际主流标准(Type 2 + CCS2)过渡的阶段。选购电动车时应注意车型所支援的充电接口及本地配套覆盖。随着政府、能源公司及汽车品牌持续投资升级充电设施,未来香港的电动车充电体验将更快捷便利,亦有利于电动车更广泛普及。

返回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