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小知识】政府推动新能源车政策成效有多大?
⚡🚙 【小编观点】香港政府推动新能源车政策成效检视
近年香港街上见到慨电动车(EV)、混合动力车(Hybrid)愈来愈多,唔少人都觉得政府推新能源车好似几成功。但系,实情系咪真系咁美好?小编今次就同大家由政策背景、实际措施、数据同影响去全面检视。
📜 一、政策背景
香港长期油价高、道路空间有限、空气质素受交通污染影响,政府一直有意推动更环保慨交通工具。
新能源车(NEV)喺香港主要包括:
- 纯电动车(EV)
-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
- 氢燃料电池车(FCEV) (暂时极少)
政府推行政策慨主要目标系:
- 减少道路运输碳排放
- 改善空气质素
- 配合《香港气候行动蓝图》达至2050 年碳中和
🛠 二、主要推动措施
1. 税务优惠
-
首次登记税宽减:
- 2018年起推行「一换一计划」,报废旧私家车换购电动车可减免首次登记税,上限$287,500。
- 无旧车置换慨新登记电动车都有有限度税务宽减(上限$97,500)。
2. 基建建设
-
公共充电网络:
- 2020年底公共充电位约3,000 个,2025年中已增至8,000+ 个。
- 引入快速充电(50kW以上)同超快速充电(150-250kW)设施。
-
屋苑充电支援:
- 政府资助「EV屋苑充电易」计划,鼓励私人屋苑安装充电基础设施。
3. 公共交通新能源化
- 电动巴士试验计划:九巴、城巴引入多款电动巴士行驶
- 电动的士试验:引入比亚迪E6、E9 等作营运测试
4. 法规及路线图
- 2021年公布《香港电动车普及化路线图》:
- 2035年或之前停止新登记燃油私家车
- 加快商用车及公共交通新能源化
- 发展氢能试验项目
📊 三、政策成效数据(截至2025年中)
-
新能源车保有量
- 全港已登记新能源私家车约88,000 辆,其中纯电动车占85% 以上
- 2020年时只系约18,000 辆
-
市场渗透率
- 2025年上半年新登记私家车中, 64% 属于电动车
- 2018年时只系6-7%
-
充电基建
- 公共充电位数量由2020年约3,000 个→ 2025年超过8,000 个
- 快速充电桩比例由不足5% 增至约20%
-
公共交通新能源化进度
- 九巴:已投放100+ 部电动巴士
- 城巴:计划2027 年全线巴士转为零排放车辆
- 电动的士:占全港的士数量不足2%,仍处于试验阶段
✅ 四、成效亮点
-
电动车普及速度快「一换一」税务优惠吸引力大,配合品牌多元化,令香港EV 渗透率全球排名前列。
-
基建明显改善<br>公共充电位数量短短5 年增加超过一倍,快速充电普及,长途驾驶便利度提升。
-
公共交通开始转型<br>巴士公司已经有明确新能源化时间表,减少柴油车污染。
-
市场竞争活跃<br>除Tesla 外,BYD、BMW、Mercedes-Benz、Audi、小鹏、Volvo 等品牌积极入市,价格同选择更多。
⚠️ 五、存在问题与挑战
-
充电桩分布不均
- 市区充电位密集,但新界西、离岛等偏远地区仍然不足。
- 屋苑安装充电桩程序繁琐,要经业主立案法团批准。
-
商用车转型慢
- 大型货车、冷藏车等电动化受限于成本、续航同充电时间,转型速度远低于私家车。
-
二手市场价值不稳
- EV 技术更新快,旧款车折旧快,令二手市场价格波动大。
-
氢能发展滞后
- 虽然路线图有提及氢燃料电池车,但基建及试验项目进度缓慢。
-
政策依赖补贴
- 普及速度很大程度依靠税务优惠,若优惠缩减,市场增长可能放缓。
🔍 六、小编观察与预测
小编觉得政府喺推动新能源车方面,短期成绩确实亮眼,尤其系私家车市场。但要做到真正「全面转型」,仲有几个重点要跟进:
- 基建均衡发展:充电设施要覆盖偏远地区,减少「充电焦虑」。
- 商用车突破:要针对货车、巴士等推出专用充电站或快换电池技术。
- 氢能试验加速:避免长期只停留在概念阶段。
- 二手市场规范:建立电池健康检测标准,保障买卖双方利益。
📈预测:
- 2030年香港新能源车渗透率有望超过85%
- 商用车新能源化比例将在2035 年前后加快
- 氢能或在2030 年后成为重型车辆的重要选择
💡小编Tips
- 如果你有旧车要换,可以留意「一换一」税务优惠期限,可能会有调整。
- 喺屋苑买车位前,先问清楚可唔可以安装充电桩,否则用车体验会打折扣。
- 如果你系物流或商用车行业,留意政府未来慨商用新能源车补贴计划,可能系转型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