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小知识】开车遇到暴雨或水浸时的处理方法

🌧 小编话你知:香港慨暴雨,真系唔系讲笑

香港夏天同初秋,受季风、低压槽、热带气旋影响,动辄就落大暴雨。天文台出过黄色、红色、黑色暴雨警告,有时几分钟就已经水浸半个车身高,特别系:

  • 城市低洼区(如深水埗、将军澳部分地段、观塘)
  • 隧道出入口(红隧、狮隧部分位置)
  • 行车天桥汇水位(如观塘绕道部分路段)
  • 新界乡郊低洼(元朗、锦田、上水)

1️⃣ 为何暴雨同水浸对驾驶如此危险?

  1. 视野大幅受阻<br>大雨会令前挡玻璃水点密集,即使开尽雨刷都可能模糊。

  2. 路面摩擦力急降<br>水层令胎面与地面接触减少,容易水漂(Aquaplaning)。

  3. 煞车效能降低<br>水进入煞车系统时间久,煞车反应变慢。

  4. 机械损毁风险<br>水位过高可经进气口入引擎,导致死火(水捞缸)。

  5. 隐藏障碍物<br>路面坑洞、渠盖、碎石、杂物会被水盖住,极危险。


2️⃣ 暴雨遇上水浸香港司机常犯的错误

  • 硬闯水浸点:「应该过到架」→ 引擎吸水死火
  • 急煞乱扭軚:高速遇到积水,结果甩尾撞障碍
  • 跟太贴大型车:视线被阻,前方灾难未见就入坑
  • 忽略河道或排洪渠附近风险:雨势急速升水位被困

3️⃣ 暴雨驾驶守则(市区篇)

🚦 低速、平稳、预留距离

  • 比平时限速降低30%–50%
  • 与前车距离至少两倍以上(因煞车距离加长)

🚙 开启近灯或防雾灯

  • 令对向车及后车清楚睇到你
  • 唔好用远光灯,会反光影响自己视线

🛑 避开低洼积水

  • 留意地面反光、颜色不同处,有机会系深水位置

⏱ 延迟出行/改道

  • 收到黑雨或道路水浸警示,尽量等雨势减退先出发
  • 用运输署、警务处、天文台慨即时资讯检查路段

4️⃣ 水浸驾驶守则(如果真系避唔到)

判断水深

  • 用路边路牌、路边石壆或行人脚踝位置目测
  • 超过半个车轮高度(20–30cm)就唔建议再硬闯

低波稳速行驶

  • 用一档或二档(手波)、L档(自动波)
  • 保持约5–10 km/h稳定速度,唔好急加急收

保持引擎高转速

  • 少量加油令引擎转速高啲,减低水入排气管慨机会

避免侧浪

  • 如果大型车经过掀起浪,你要减速或者暂停等浪过去

一旦死火,切勿尝试重新启动

  • 因为可能造成严重引擎损毁(入水后再启动,曲轴弯曲、活塞断裂)
  • 应该即刻开双闪、锁车报保险公司或求助拖车

5️⃣ 特别注意:电单车与单车

香港唔少外卖员同送货员即使暴雨都会开工,但两轮车更危险:

  • 积水掩盖坑渠盖/窿,前辘落去可能即刻失衡
  • 水浪能够直接冲到人膝盖位置,影响重心
  • 应尽量避开水深超过半辘慨路段,宁愿停安全位避雨

6️⃣ 真实本地案例

  • 2023 年9 月黑雨,黄大仙龙翔道低洼位多车抛锚,拖车要排队几小时
  • 深水埗荔枝角道遇急暴雨短时间水深至半米,数架的士硬闯全数死火
  • 吐露港公路粉岭段有私家车高速过积水,失控撞向路边护栏,司机受伤

7️⃣ 小编专属防灾Checklist ✅

出发前:

  • 检查雨刷、洗涤液、轮胎胎纹深度(至少3mm)
  • 睇天文台警告同交通消息
  • 预备行车记录仪录影(方便保险索偿)

行车中:

  • 低速+平稳
  • 避低洼与大面积反光水面
  • 留意前面车慨表现(有无突然减速、浪花大)

遇积水:

  • 观察水深
  • 低波稳速
  • 保持油门微开
  • 冇把握就掉头或停靠安全位等雨退

8️⃣ 小编金句总结

「水可以养鱼养田,但喺马路上可以淹死你架车。」

暴雨或水浸,唔止关乎揸车技术,更重要系安全判断同知虑后行。
宁愿慢一步,转行改道,都唔好博一铺「过到就过」——因为一旦死火浸坏,代价系万元起跳,仲有生命风险。

返回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