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小知识】电动车充电站使用经验分享

香港电动车充电站使用经验分享

──小编实测× 地道贴士× 血泪心得──


一、香港充电站基本环境

1.充电站种类

  • 慢速充电(AC) :一般3kW至7kW,常见于屋苑、商场、政府停车场,适合长时间泊车。
  • 中速充电(AC) :约22kW,少数政府或私人停车场设有,部分欧洲车支援。
  • 快速充电(DC) :50kW、80kW、120kW甚至超过200kW,主要设于石油公司、部分商场、Tesla专用站,适合短时间内回电。

2.主流充电网络/营运商

  • 中电/港灯:最多见,政府停车场/屋苑/商厦
  • Tesla Supercharger :Tesla专用,遍布全港
  • SHELL、Sinopec、CLP Pulse、EV Power、AutoCharge、HKeMobility :私营网络,各有不同App/会员制
  • 私人屋苑/商场自设:需查询管理处或会员专用

二、小编亲身充电站使用流程× 实际体验

1.如何预约与查找充电站?

  • APP搜寻为主
    • HKeMobility(运输署官方,显示即时资料、余位)
    • PlugShare(国际通用,可见用户留言实况)
    • 各大电力/充电网络自家App(如CLP Pulse、EV Power等)

小编贴士:有时App显示「有位」,但到场已被油车霸位/刚刚有人插咗,手机App资料仅供参考,最好预多一两个备选位。


2.泊车充电难易度× 真实感受

  • 热门地区(如尖沙咀、铜锣湾、旺角)
    • 假日/夜晚极难抢位,慢充常被长期泊车霸占,快充轮候有时要等半小时甚至更长。
    • 有D车主充完唔拎走,或者油车「死泊」EV位,管理员执法不一。
  • 新界区/边缘地带
    • 相对容易搵位,部分屋苑/工厦/公屋停车场慢充稳定,但设施较旧,速度慢。
  • 商场快充区
    • 有啲会设时限(例如最多停2小时),有管理员监察,流转率较高,但人多时仍需轮候。

小编经验

  • 周末出旺区,最好预早查App或用PlugShare睇实时用家分享,否则有机会「冇电冇位」好狼狈。
  • 一遇上油车霸位,通常只能报警或搵管理处,实际执法难度高。

3.充电实际流程× 操作步骤

以最常见的公众快充站为例:

  1. 泊好车,对齐充电位
    • 留意有冇明显标示「只限电动车充电」。
  2. 用手机App扫描或会员卡感应
    • 不同营运商需开不同App/扫码/输入车位号码。
  3. 插好充电枪,开始充电
    • DC快充(CCS/CHAdeMO/Tesla专用)需对应车型。
    • 部分充电桩需先开电掣/确认安全。
  4. 手机App可显示即时充电状况
    • 显示已充电量、预计完成时间、收费。
  5. 充电完成,拔枪还原
    • 停止充电后一定要拔枪,否则会被收「逾时费」甚至罚款。
    • 快充站多限时,每逾时一分钟加收费,避免「充完唔拎走」。
  6. 付款方式
    • 支援八达通、信用卡、手机支付、App内扣数等,不同营运商有差异。

小编贴士

  • 遇到充电头「插唔稳」、App连接问题,建议重启App或换另一个充电头,多数即解决。
  • 充电中如遇异常(充唔到电/突然停咗),马上联络现场热线,部分站有即时技术支援。

4.充电速度× 实际可用性

  • 慢充(3-7kW) :一小时仅充约20-40公里,适合泊过夜/长时间停车,日常通勤已足够。
  • 快充(50kW或以上) :30分钟可充至80%,特斯拉/部分新车可支援更高功率(120-250kW),极速回电。
  • 实际效能:香港夏天高温/冬天低温会影响充电效率,尤其快充时段。

小编经验

  • 平日只用慢充,一星期一两次已够;长途出游或突然要「补血」,快充站非常关键。
  • 但快充多数设于商场/油站等收费停车场,泊车费要计埋成本。

5.收费模式× 成本考量

  • 部分政府/中电/港灯设施仍免费(但愈来愈稀有)
  • 商场/私营站按充电度数收费,普遍$2-4/kWh,快充/特定品牌更高。
  • 逾时收费:快充站多设「充满后即收逾时费」,一般每分钟收$1-$2,避免占位。
  • 泊车费用:商场快充区有时「泊车费另计」,要预埋成本。

小编贴士

  • 平均每百公里充电成本约$20-30,仍远低于燃油车,但如频繁用快充、泊贵价车场,经济效益会被拉低。
  • 近年免费充电站愈来愈少,建议勿太依赖,应以「自家慢充」为主。

三、使用痛点× 血泪心得

1.油车霸位问题严重

  • 虽然政府近年加强执法,但繁忙地段依然常见油车「死泊」,令EV车主「有桩无得充」。
  • 报警或投诉,实际处理速度慢,影响使用体验。

2.充电站不足、分布不均

  • 市区车多桩少,偏远地区桩多无人用,规划未够完善。
  • 新楼盘/屋苑不少充电位只供住户/会员,公众车主难以使用。

3.充电速度与流转率问题

  • 慢充站长期被长泊车主「霸住唔拎走」。
  • 快充站排队时有时遇到「插队」或充完唔走情况,管理不一。

4.不同营运商App/卡/系统不兼容

  • 需下载多个App、登记多个会员,繁琐又易混乱。
  • 有时一个站同时有两三个供应商,搞到新手无所适从。

5.设备老化/维修慢

  • 部分充电站年久失修,插头松脱、App失灵、无法启动,维修不及时。
  • 有时现场无技术支援,只能等下次维修。

四、小编建议× 香港EV充电新手攻略

1.提早规划,永远有Plan B

  • 出门前查好App,选定多个充电站备用,预留足够电量走「后备路线」。

2.争取自家慢充位/屋苑安装

  • 如有固定车位,尽量申请安装自家慢充桩,日常充电最方便最省钱。

3.养成好习惯,不占用、不霸位

  • 充完即走,尊重其他车主权益。
  • 遇到油车霸位勿冲动,先沟通、必要时报警。

4.善用充电站用户社群

  • 多留意PlugShare、Facebook本地EV群组即时资讯,互通有无,避免白行一趟。

5.学懂不同充电头规格

  • 熟悉自己车型支援的充电规格(Type 2、CCS、CHAdeMO、Tesla专用),避免去错站。

6.计算充电成本,避免「快充依赖症」

  • 慢充最经济,快充应急时用。长期只用快充,成本会高于预期。

五、未来发展× 小编展望

  • 政府已承诺2027年前全港三分之二公众停车场设有充电站,未来覆盖率将大幅提升。
  • 更多商厦、屋苑正申请资助安装慢充桩,未来家用充电会愈来愈普及。
  • 快充网络(如Tesla V3、SHELL Ultra-fast、Sinopec新站)持续扩展,长途出游更方便。

但短期内,「抢桩」、「油车霸位」、「App不兼容」等现实问题仍会持续一段时间,建议新手/准备买EV的朋友要有心理准备。


六、小编总结× 真心话

香港EV充电站总体体验逐年改善,但仍存不少「地道烦恼」。

  • 有预备、有规划,平日慢充、假日快充,善用社群、App、备用计划,基本上都能从容应对。
  • 期望未来政策配合、公共教育提升,令用户体验愈来愈好,香港EV路上行得更远。

有任何EV充电疑难,欢迎留言/私讯小编,一齐分享攻略,令香港电动车生活更Easy、更Smart!祝各位EV车主充电顺利、一路畅通!

返回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