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小知识】香港新车与二手车市场差异
🚗 小编话你知:买车喺香港,其实系人生大工程
香港地少人多,泊车位贵,油费高,仲有」首次登记税(FRT) 「 控制住车辆数量,加上电动车政策近年不断转变,所以新车同二手车市场其实各有一套生态。唔系净系睇价钱咁简单,仲要谂埋保值率、用途、车龄条件等因素。
1️⃣ 价格差异——新车同二手车慨价位
新车
- 价格由品牌同型号直接决定,仲要加上首次登记税FRT
- 私家车首次登记税= 按车价分级征收(最高达115%)
- 例子:日本家庭车(2200cc以下)落地可以由$25万起跳,欧洲中型SUV随时$60万以上
二手车
- 无需再付FRT(已由第一手车主交咗),所以起步平好多
- 二手价由车龄、里数、车况、牌子保值能力决定
- 例子:5年车龄的日本车,可能只需同款新车一半价;但欧洲车跌价快,3年可能已跌40%–50%
📌小编观点:香港跌价最快多数系欧洲车(尤其豪华品牌),如果你着重抵玩,可以睇二手市场;但有啲日系或保值高慨SUV,即使二手都唔会平到离谱。
2️⃣ 供应来源——点样买到车?
新车
- 主要来自官方代理(Franchise Dealer)或平行进口商(Parallel Import )
- 代理车有香港原厂保养同品牌支援,但价钱较高
- 平行进口多数平啲,但保养同零件要靠指定第三方服务
二手车
- 来源多元化:二手车行、拍卖会、私人转让、退租车
- 有啲系Trade-in换车既时候落咗二手市场,有啲系租车公司/司机退休放售
- 陷阱位:部分事故车或水浸车会翻新再卖,外观好靓,但内里暗病多
3️⃣ 品质与车况——点解会咁唔同?
新车
✅ 完全零里数✅ 最新年份生产,技术、配备最新✅ 保养纪录清晰,由交车开始计算
二手车
🔹 车况差异极大—— 同一年份慨车,可能一架保养到好好,另一架已经去到大修边缘🔹 里数高低好影响寿命,尤其香港塞车多,虽然里数冇外国咁高,但停停走走伤车🔹 要睇行车记录报告(Vehicle History Report)确保无重大意外
📌小编建议:买二手车一定要验车,唔好净睇外观,有啲事故焊位喺底盘位,一般人唔易发现。
4️⃣ 税务与政策影响
- 首次登记税(FRT) :只影响新车(或首次登记入香港的平行进口车)
- 一换一计划(之前针对电动车推出):政策变动会大幅影响新车市场需求
- 电动车首登税优惠:直接决定新车同二手电动车慨价差
📌 如果政策刚优惠完结,新车价通常会即刻贵,二手电动车会相对吸引。
5️⃣ 修理与保养成本
新车
- 首3–5年多数有原厂保养(免费或低成本),故障率低
- 只要跟足保养手册,唔会有太大惊喜支出
二手车
- 视乎车龄同车种,3年以上车要面对易损件更换(避震、波箱油、电子件)
- 欧洲车零件人工贵,保养费高;日系车相对平价可靠
- 冇厂保要自己承担全部维修费
6️⃣ 折旧与保值率
- 新车:落地即跌价,一年折旧10%–20% 较常见,第一年损失最重
- 二手车:头几年已经经过最大折旧期,之后跌幅放缓📌 豪华欧洲车跌幅快;Toyota、Honda 等日系家庭车保值率高,电动车则视乎电池衰退与市场政策波动
7️⃣ 买车体验与心理因素
新车
❤️ 有「第一手感觉」,自己拣颜色、配备,清新味道❤️ 唔会担心前车主开车习惯差⚠️ 价格高,而且要等船期(热门车款可能要等几个月)
二手车
💰 抵玩,选择多,即买即用💔 唔知前手点用,可能长期熄咗安全系统或者粗鲁驾驶⚠️ 需要花时间验清楚文件、保养纪录、实际车况
8️⃣ 小编贴士——点拣适合自己?
- 预算有限→ 睇保值高慨二手日系车
- 想要最新科技、安全功能→ 新车或龄少于1年的展示车
- 唔介意花心思验车搵笋盘→ 二手豪华欧洲车可揿到半价入手
- 驶少,想开几年就换车→ 二手车更化算,因为折旧压力细
❤️ 总结
📌新车:贵但稳妥,最新技术,保养无忧,缺点系落地即跌价📌二手车:平、选择多,折旧慢,但车况受前车主保养影响大📌 香港市场因税制、地少车多,加上政策变动,新旧车价差有时会出现反常状况(例如二手电动车比新车平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