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入门ABC】学会时间价值:钱放在银行会变少吗? |编:马文生

⏰ 学会时间价值:钱放在银行会变少吗?香港人必睇现实解构!

大家好!小编今日要同你分享一个讲咗几十年都重复问慨问题——「究竟钱放喺银行,会唔会变少?」💸 呢个问题一方面涉及理财心态,一方面又关乎经济学上好重要慨原则——金钱的时间价值!如果未学识呢一课,分分钟真系愈努力储钱愈穷,想富都难啦!

🔎 什么是时间价值?为何现在一蚊比将来值钱?

**金钱的时间价值(Time Value of Money, TVM)**系金融学、投资学里面慨核心理念,意思就系「今日一蚊永远大过明日一蚊」。点解咁讲?因为所有资金只要唔放部柜桶,总有机会赚到回报,现金拥有的花费或投资潜力永远大过未来同等面值的钱。极简而言,现值(Present Value)> 未来值(Future Value) ,唯一例外就系你忍唔住全部即刻花晒。

举例说明:

  • 今日你有100蚊放银行,一年无用,可以赚1蚊利息(放1%定期)

  • 同样一年后100蚊但无利息,即系你少赚咗1蚊!

  • 换句话说,「有得拣宁愿钱宜家收,因为可以投资、利用」

📉 银行储蓄可以保值?现实系慢性「缩水」!

人人都话「钱放银行最安全」,小编想话——**现实上只系表面安全,实际可能变穷! **最大敌人就系——通胀(inflation)。

香港现况数据:

  • 过去10年,香港平均通胀率2.12%,即每年物价升约2%左右

  • 大部分活期银行利率0.01%-0.25%;定期虽可达2%-4%,但都难持续高于通胀

  • 结果系:银行储蓄回报「追唔上」通胀速度,实际购买力不断下跌

简单案例:

假设2025年存$100,000于活期户口,只收0.1%年利息,香港通胀维持2.12%,10年后:

  • 户口余额大约$101,005(本金+利息)

  • 但同期物价升至原来的122%,你能买到东西只剩$83,000实际价值⚠️

  • 名义上钱多咗,实际你「买嘢等于少咗$17,000」!

就算你攞去做定期,每年利息高啲,都未必真跑赢。

📉 表面金额无变少,购买力其实大缩水

有人话:「银行利息虽然唔高,但总胜过无啦!」小编要讲——**以安全为借口,其实系慢性缩水! **因为:

  • 银行赚息差:存款利息低,贷款放出高息,银行才有钱赚

  • 钱躺着唔动,购买力自动退后

  • 只单靠银行,长远未能累积财富

真正损失慨系「看不见」慨实质购买力!

通胀带来生活实例:

90年代$10可买两碗车仔面,2025年可能只系一杯珍奶。妈妈年代金条价3,000一両,而家15,000一両!

你以为钱keep得好安全,现实已被通胀「蚕食晒!」

⏳ 金钱时间价值同理财系乜关系?

理财最紧要就系明白时间价值,主动抗通胀

  • 复利效应/终值(Future Value) :只要利用投资(例如每年回报4%-6%),复利效应会随时间爆炸增长。十年之后一笔小钱可以变大钱。

  • 单纯存银行(Passive) :钱随着时间缩水

  • 理财投资(Active) :令钱增值、追回甚至超越通胀

通胀对现金的实际影响示意图

通胀侵蚀现金购买力示意图,显示10年后100港元的实际价值变化

💡 小编贴士:钱存银行唔代表唔见咗,但实际「变少」有三个原因

  1. 银行利息长年低于通胀

  2. 财富购买力下跌,目标愈来愈难追到

  3. 无运用复利时效,错失增值机会

📓 结语:点做先系最精明?

**存钱银行做安全网(紧急基金),剩余要善用时间,主动理财投资! **小编推介:

  • 建立3-6个月紧急基金于高息活期

  • 退休、人生梦想等长中期储蓄要用「稳健投资」提升回报(基金、ETF、iBond等)

  • 早起步、长期复利增值,愈快实现财务自由

  • 持续提升理财知识,主动对抗通胀,「聪明储蓄+适度投资」才系真财富增值王道!

金钱的时间价值唔系理论,而系你每日生活都真正影响紧你财富慨核心智慧! 💪👛

如果呢篇解说有帮到你,记住分享出去,一齐打破错误储蓄迷思,做个醒目人生财富管家! 🌱💰

返回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