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小贴士】家居保险选择,怎样买才值得?
🧐 为什么香港人需要家居保险?
香港楼价贵、装修费高,家居财物价值往往比我们想像中高很多。一旦发生意外,损失可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常见风险包括:
- 🔥火灾(电器短路、厨房起火)
- 💦水浸(水喉爆裂、上层渗水)
- 🛠装修损毁(台风、地震、意外撞击)
- 🦹♂️入屋盗窃
- ⚡自然灾害(台风、暴雨引致的室内损毁)
- 🚪第三者责任(例如水浸影响邻居)
小编话你知📢:
香港住户密集,意外影响往往不止自己单位,还可能牵涉邻居甚至全层,赔偿金额随时破百万!
🔍 家居保险的主要保障范围
1️⃣ 家居财物保障
- 包括家俬、电器、衣物、饰品等
- 保额通常从HK$300,000 到HK$1,000,000 不等
- 部分高价物品(如珠宝、艺术品)需额外申报
2️⃣ 装修保障
- 包括地板、墙身、固定装置(如厨柜、浴室设备)
- 对自置物业尤其重要
3️⃣ 第三者法律责任保障
- 保护你因意外导致第三者(邻居、访客)财物损毁或人身伤害的赔偿责任
- 保额可达HK$10,000,000 或以上
4️⃣ 临时住宿费用
- 因意外令单位不能住,保险会支付临时住宿或租金损失
5️⃣ 特别保障
- 台风/暴雨损毁
- 飞机坠毁(虽然罕见,但真的有保😅)
- 个人责任保障延伸至全球
💡 小编选择家居保险的5 个重点
1️⃣ 保额要贴近实际价值
- 计算家中财物与装修价值,不要低估(会导致「比例赔偿」)
- 装修豪华的单位,保额应提高
💬 小编贴士:
自己随手拍一段影片记录家中财物,方便日后索偿时提供证据📹
2️⃣ 第三者责任要够高
- 香港楼宇密集,一次水浸可能影响数个单位
- 建议至少HK$10,000,000 保额
3️⃣ 注意免赔额(Excess)
- 每次索偿需自付的金额
- 免赔额高→ 保费低,但索偿时要掏更多钱
- 建议选择免赔额合理(如HK$500-HK$1,000)的计划
4️⃣ 额外保障条款
- 有没有保障手机、手提电脑在屋外的损毁?
- 有没有台风及水浸的特别保障?
- 有没有高价物品的额外保障?
5️⃣ 保费与保障平衡
- 香港家居保险保费一般$300-$1,500/年
- 贵的未必最好,重点是保障范围是否符合你需要
📋 小编整理:香港家居保险比较重点
比较项目 | 要留意的点 | 小编建议 |
---|---|---|
家居财物保额 | 家俬+ 电器+ 衣物+ 饰品总值 | 不要低估,宁高勿低 |
装修保额 | 固定装置、地板、厨柜 | 豪装单位必加高 |
第三者责任 | 影响邻居赔偿额度 | 最少$10M |
特别保障 | 水浸、台风、屋外财物 | 视乎生活习惯 |
免赔额 | 每次索偿需自付 | 建议$500-$1,000 |
保费 | 年费 | 平衡保障范围与价钱 |
🚫 常见错误买法(小编劝你别中伏!)
- 贪平买最低保额→ 意外发生赔不足
- 没留意免赔额→ 赔偿金额被扣到剩很少
- 没看清除外条款→ 某些意外根本不赔
- 以为大厦保险等于家居保险→ 大厦保险多数只保公共地方与结构,不保你家中财物
📌 小编总结
在香港,家居保险不是奢侈品,而是基本防护。选择时要:
💡步骤建议:
- 先计算财物与装修价值
- 选择保额合理、第三者责任高的计划
- 留意免赔额与特别保障
- 每年检视一次保障,随生活变化调整
小编推介组合:
🏠 家居财物保额≥ HK$500,000
🛠 装修保额≥ HK$300,000(如豪装则更高)
⚖️ 第三者责任≥ HK$10,000,000
💰 保费控制在$500-$1,200/年
这样既保到位,又不会浪费钱,真正做到「钱花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