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能源革命:谁会成为下个十年的赢家|编:李道生
🌱⚡ 绿色能源革命:谁会成为下个十年的赢家
一、全球绿能浪潮崛起✨
随着气候危机加剧与碳中和承诺,欧盟、美国、中国等大国纷纷设定2030–2050 年减碳目标。再加上技术进步、成本下降,太阳能、风电、氢能、储能成为新能源主力,传统化石燃料地位逐渐被边缘化。
二、关键技术领域与竞争格局🔬
太阳能光伏
- 成本已较十年前跌超过80%,中国光伏厂商产能占全球70% 以上,持续降价争夺市场。
- 新一代钙钛矿电池效率飞升,未来十年有望广泛商用,中美韩研发公司处于领先。
陆上/海上风电
- 欧洲技术成熟,海上风电成本迅速下降。中国与美国近岸风电起步加速,未来风机规模更大、功率更高。
- 台湾周边海域与香港近海具潜力,可发展中小型离岸风电。
电动车与储能
- 电动车销量持续翻倍,动力电池龙头如宁德时代、LG 化学、比亚迪等获得巨量订单。
- 家用与电网级储能系统需求大增,特斯拉Powerwall、国内锂电储能供应商主导市场。
绿色氢能与碳捕捉
- 绿氢(以可再生电力电解水)成为重工业脱碳方向,日本、德国、澳洲积极布局,中东以廉价太阳能生产氢供出口。
- 碳捕捉与封存技术(CCS)商业化起步,石油巨头与新能源公司合资建设大型CCS 项目。
三、区域差异与机遇🏞️
欧洲:政策先行
- 碳边境税(CBAM)加速绿能转型,德国、丹麦、荷兰风光互补。
- 南欧日照充沛,成为欧洲光伏重镇。
中国:制造与内需双驱
- 全球最大风光装机市场,超高压输电大通道「南北互补、东西互济」。
- 城镇化和电动车需求推动国内绿能消费增长。
美国:市场导向+补贴
- 「通胀削减法案」(IRA)提供大规模绿能补贴,推动产能回流。
- 加州成为绿能技术与储能试验田。
亚洲新兴经济:后来者优势
- 东南亚日照良好,光伏加储能一体化项目受投资者青睐。
- 印度设定2030 年可再生能源占比50%,市场潜力巨大。
四、香港角色与潜力🏙️
- 大澳近岸风电、石鼓洲浮动光伏先行示范。
- 发挥国际金融中心优势,推动绿色债券及基金,支持大湾区绿能项目。
- 港大、科大等院校推动氢能与储能研发,孵化新创公司。
五、小编独家观点与建议💡
制造商与资本方
把握钙钛矿电池、海上风机、绿氢装置商机,提早布局供应链。
政府与政策制定者
透过税收优惠、碳定价、绿电配额,推动产业升级与外资引入。
投资人
聚焦绿能ETF、动力电池龙头、储能与氢能公司,分散风险,锁定长线增长。
香港企业
打造「绿色金融+绿能技术孵化」平台,成为大湾区绿电资产管理中心。
六、展望下个十年🚀
绿色能源革命既是永续发展的必然,也是全球资本与技术竞争的新战场。赢家将是掌握核心技术、具备全球供应链与资本运作能力的企业与区域。
香港若能发挥金融与创科优势,有望成为绿能产业链中的「智慧枢纽」,迎来未来十年的庞大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