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经】如何结合公益与盈利模式|编:马文生

🌱 公益+ 盈利= 香港社会企业新方向

喺香港,大家成日听到「社企」、「公益」、「做善事」,但同时又有人会话:「做生意咪就系要赚钱啰,点解仲要搞咁多花臣?」🤔 其实而家全球都兴讲「社会企业」 (Social Enterprise ),重点就系「用商业手法解决社会问题」

简单讲:
💰 赚钱→ 可以令公司可持续发展❤️ 做公益→ 帮到社会上有需要慨人或环境两者加埋,就唔再系「非黑即白」,而系一个「共赢模式」

1️⃣ 公益+ 盈利结合慨三大主要模式

🔸 1. 产品或服务本身带公益元素

呢种系最直接慨做法,产品就等于公益

  • 环保产品♻️:例如香港有啲品牌专做「竹纤维餐具」或者「重用环保袋」,你买咗之后,已经系帮紧减废
  • 公平贸易商品☕🍫:例如公平点(Fair Taste),渠哋卖咖啡、朱古力,背后同农民直接合作,确保农民有合理收入👉 消费者买慨同时,已经间接参与公益

🔸 2. 利润回馈社会

有啲公司系「先赚钱,再帮社会」

  • 捐款模式🎁:例如部分餐厅会讲明「每卖出一份餐,就捐$1俾某慈善组织」
  • 再投资模式🔄:有啲社企会将利润再投资落社会项目,好似支持基层教育、资助社区活动👉 呢种模式比较容易起步,因为本身做生意逻辑冇变,但多咗一个「公益回馈」元素

🔸 3. 就业机会等于公益

呢个系好典型慨香港社企模式

  • 请弱势社群👩🦽:例如请残疾人士、精神康复者、单亲妈妈,俾佢哋稳定返工机会
  • 技能培训📚:唔止系搵工,仲培训渠哋学新技能,长远提升竞争力👉 呢种做法最有「社会影响力」,因为直接改变咗一个人慨生活

2️⃣ 香港社企真实案例🏙️

🍱 惜食堂Food Angel

问题:香港每日弃置超过3,600吨食物,但同时好多基层家庭食三餐都有困难
做法:收集酒店、超市、餐厅慨剩食,经过处理后变成免费餐盒,派俾基层长者、低收入家庭
盈利元素:渠哋有部分活动系需要收费,例如企业赞助「惜食教育工作坊」,或者推动「惜食餐饮合作计划」
公益影响:帮到有需要慨人,仲推广咗减废意识

☕ 公平点Fair Taste

问题:好多发展中国家农民收入低,仲要被中间商剥削
做法:直接同农民合作,确保渠哋有合理收入
盈利元素:以零售形式卖咖啡、茶叶、朱古力,仲有网上商店
公益影响:消费者买产品时,已经支持紧公平贸易,帮助农民改善生活

🥟 鸿福堂x 社区合作

问题:弱势社群(例如低学历妇女、年长人士)难搵到稳定工
做法:透过合作计划,提供培训同埋就业机会
盈利元素:继续卖饮品、汤水,但背后多咗一层社会责任
公益影响:社会认同度提升,顾客觉得「饮一碗汤,都系支持社会」

3️⃣ 公益+ 盈利结合慨好处🌟

🌟长远营运:唔似传统慈善要靠捐款,社企可以自负盈亏,唔怕断水断粮🌟吸引年轻消费者🧑🎓👩🎓:香港好多90后、00后都好重视价值观,觉得用钱支持有意义慨品牌,系一种「价值投票」
🌟提升品牌形象✨:公司唔只系「赚钱机器」,仲可以建立正面口碑🌟员工归属感🤝:员工觉得自己唔净系返工赚钱,仲系参与一啲改变社会慨事业

4️⃣ 点样落手落脚开始?

1️⃣锁定社会议题🕵️♂️:睇下你公司/产品可以解决边个问题,例如减废、就业、教育
2️⃣设计商业逻辑📊:要谂清楚收费模式,点样赚钱先可以令公益持续
3️⃣建立合作网络🤝:同NGO、学校、政府部门合作,可以放大影响力
4️⃣讲好故事🎤:香港人好重视「背后故事」,如果你能够真诚分享点样影响社会,顾客自然会支持

5️⃣ 小编总结

公益同盈利唔系两回事,而系可以互补慨两股力量🎯 如果企业可以做到「赚钱之余,又帮到人」,就会形成一个三赢局面:

  • 消费者买得有意义
  • 企业持续发展
  • 社会得到改善

小编真心觉得,呢种模式系香港未来一定会愈嚟愈重要🌟

📑 模拟社企企划方案

主题: 「惜衣坊」— 二手衣物升级再造社企👕♻️

1️⃣ 社会问题定位

  • 香港每年弃置超过11 万吨纺织废料👚,大部分都去咗堆填区
  • 基层家庭、劏房户、长者未必有能力买新衫👵👶
  • 一班中高龄妇女、少数族裔妈妈想返工,但就业机会有限

👉 社企目标:透过收集二手衣物,升级再造做成新产品,再创造就业机会,达致「环保+ 就业+ 公益」三重价值

2️⃣ 产品与服务设计

  • 二手衣物升级产品:例如布袋、口罩套、环保袋、抱枕
  • 平价社区衣物店:基层家庭可以低价买到整理过慨衣物
  • 工作坊服务:举办「升级再造手作班」,收费对象系学校、企业CSR 活动

👉 盈利来源有三:产品销售💵 + 社区商店收入🛍️ + 工作坊收费🎟️

3️⃣ 公益元素

  • 就业机会:聘请中高龄妇女、少数族裔妈妈参与缝纫工序,提供弹性工时
  • 社区支援:每卖出5 件升级产品,就会捐1 件二手衣物俾基层家庭
  • 教育推广:喺学校搞环保教育活动,培养新一代慨可持续消费观念

4️⃣ 盈利模式拆解

  • 升级产品:平均售价$80,毛利率40%
  • 社区衣物店:每件平均$20,以量取胜,兼顾社会影响
  • 工作坊:每场收$3,000-$5,000,主要针对企业CSR 预算

👉 收入组合多元化,可以避免过度依赖单一来源

5️⃣ 市场定位

  • 主要客群

    • 环保关注慨年轻人🌱
    • 有CSR 预算慨公司🏢
    • 需要平价衣物慨基层家庭👨👩👧
  • 品牌形象:强调「买一件产品=支持环保+帮助弱势」

6️⃣ 推广策略

  • 社交媒体宣传📱:IG / FB 分享升级产品背后故事
  • KOL 合作🤳:搵环保生活慨KOL 帮手推广
  • 社区合作🏘️:同屋村、NGO 合作收集衣物
  • 快闪活动🎪:喺商场搞「环保市集」,提升曝光度

7️⃣ 成本预算(模拟)

  • 租金+ 水电:约$30,000 / 月(社区小店)
  • 人工:约$60,000 / 月(请6-8 位兼职妇女)
  • 材料加工:约$10,000 / 月
  • 营销推广:约$15,000 / 月

👉 总成本:$115,000 / 月👉 预期收入:$130,000 / 月(产品+ 商店+ 工作坊)
👉 预期盈利:约$15,000 / 月(之后逐步扩大)

8️⃣ 公益影响指标(KPI)

  • 每年回收衣物重量(例如:50 公吨)
  • 每年受惠家庭数目(例如:1,500 户)
  • 弱势妇女受雇人数(例如:20 人)
  • 举办教育工作坊次数(例如:80 场)

9️⃣ 长远发展方向

  • 扩展至网上平台,做二手衣物拍卖🛒
  • 同本地设计师合作,推出「公益联名系列」 👗
  • 争取政府资助、基金支持,扩大规模📈

🎯 小编总结

呢个模拟企划「惜衣坊」就系一个例子,示范点样将盈利同公益结合:

  • 产品销售→ 保证收入
  • 就业机会→ 帮助弱势
  • 环保教育→ 扩大社会影响

简单讲,佢唔只系一盘生意,而系一个「有灵魂慨生意」 💚

⚠️ 风险分析+ 应对方法(以「惜衣坊」为例)

1️⃣ 衣物供应不足

风险

  • 如果社区捐衫反应唔热烈,可能无足够衣物升级再造
  • 季节性问题:夏天通常多T恤,冬天外套少,导致材料唔平均

应对方法

  • 搞「定期回收活动」🎪,例如每月一次喺商场、屋村摆摊回收
  • 同学校合作🏫:学生交旧校服/旧衣物,换购环保产品优惠券
  • 设立「会员制度」👥:会员定期捐衫可享购物折扣,培养长期供应来源

2️⃣ 销售唔理想

风险

  • 市场需求低,升级产品卖唔出
  • 消费者觉得「二手/升级产品」质素唔够高

应对方法

  • 加强设计感🎨:同本地设计师/艺术家合作,推出联名款
  • 做限量/故事系列📖:例如「旧校服升级袋」,带有情感连结
  • 开拓网店🛒:唔只靠实体店,仲可以上架去HKTVmall、Carousell 等平台

3️⃣ 成本压力过高

风险

  • 租金同人工系香港慨「死亡三宝」💸
  • 如果收入唔稳定,好快会顶唔顺

应对方法

  • 选址社区工厦🏭 或共享工场,减低租金
  • 申请政府/基金资助💰(例如「社会创新及创业发展基金」)
  • 用义工/实习生帮手💪,例如大学生参与短期项目

4️⃣ 品牌信任危机

风险

  • 消费者质疑「系咪真系帮到人?」
  • 有可能俾人话「挂羊头卖狗肉」

应对方法

  • 定期公开数据📊:例如每年回收咗几多衣物、帮咗几多家庭
  • 出「影响力报告」📑,搵第三方审核,增加透明度
  • 用社交媒体讲故事📱:拍片访问受惠妇女、基层家庭,增加真实感

5️⃣ 人手管理问题

风险

  • 弱势妇女或者少数族裔员工,可能因家庭需要,出席率唔稳定
  • 技能水平唔一样,影响产品质素

应对方法

  • 提供弹性工时🕒,例如计件制,方便渠哋兼顾家庭
  • 设立培训系统🎓:由有经验慨导师带领,确保产品品质
  • 预留「质量检查」岗位🔍,确保出街货品有标准

6️⃣ 公众接受度低

风险

  • 香港人普遍觉得「二手衫邋遢」、「升级产品唔够高级」
  • 影响销售同品牌形象

应对方法

  • 包装设计要靓✨,令产品睇落唔似「二手」
  • 与潮牌/设计师合作👗:增加潮流元素,提升吸引力
  • 宣传「买环保产品=型+有格」💚,改变大众观念

7️⃣ 疫情/经济波动

风险

  • 如果再有疫情,实体店销售会大跌
  • 经济差,消费者未必愿意买升级产品

应对方法

  • 加强线上销售📲,例如做网店、直播带货
  • 推出「平价必需品系列」🛍️,确保基层家庭依然有需求
  • 与企业签长期合作合约📃(​​例如固定赞助工作坊),确保基本收入

🎯 小编总结

风险分析其实就系「未雨绸缪」☔,唔系话一定会出事,但要有Plan B。
一间成功慨社企,除咗有梦想、有公益心,仲要有实际慨风险管理能力🧠💡。

惜衣坊呢个模拟企划,加入咗风险应对措施之后,就会更加稳阵:

  • 锁定稳定供应→ 唔怕冇货做
  • 多元化收入→ 唔怕销售差
  • 透明数据→ 建立信任
  • 弹性管理→ 帮助弱势又兼顾营运

咁样先至可以长远发展,做到真正慨「可持续社企」 🌱💪

返回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