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经】「从0 到1:新创团队如何找到第一批客户」|编:马文生

🌱 从0 到1:新创团队如何找到第一批客户

1️⃣ 点解第一批客户咁重要?

  • 验证需求🔍:唔系你自以为产品正,而系市场真系有需求
  • 收集回馈🗣️:第一批客户通常会俾好多实用意见,帮你改善产品
  • 建立口碑🌟:渠哋可能成为你慨推广大使,帮你介绍更多客户
  • 吸引投资💰:投资者最关心「有冇人用」,第一批客户就系最好证据

👉 香港市场细,竞争又激烈,所以搵到第一批客户,等于企稳第一步


2️⃣ 明确锁定目标客群🎯

好多Startup 失败,因为想一次过serve 全世界。其实一开始要窄而深

  • 定义理想客户👤:年龄、职业、痛点
  • 做persona 👩💻:例如「25 岁做Marketing 慨女生,想要平价又快慨设计工具」
  • 聚焦细分市场📍:唔好一开始就做「所有人慨App」,先针对一个小圈子

👉 香港例子:Deliveroo 早期只系集中几个地区,冇一开始就全港铺开


3️⃣ 用MVP 测试市场⚡

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 最小可行产品)系创业黄金法则:

  • 快速推出简单版🛠️:唔需要完美,只要能解决核心问题
  • 收集数据📊:睇下有冇人肯用、肯付钱
  • 快速迭代🔄:根据用户反馈,持续改善

👉 香港好多新创会先用WhatsApp/Google Form 做MVP,例如餐饮预订平台,未有App 前,先用表单收单


4️⃣ 找到第一批客户慨方法🧭

🔸 人脉网络

  • 由朋友、同学、前同事开始介绍
  • LinkedIn 搵潜在客户,直接cold message
    👉 香港社会人脉密集,warm lead 好容易变成第一批客

🔸 线上社群

  • Facebook 群组(例如「香港Startup 社群」、「在地妈妈群组」)
  • Reddit / LIHKG / Telegram 社群👉 针对性社群比乱咁打广告更有效

🔸 实体活动

  • Startup 比赛、黑客松、创业市集
  • 商会networking 活动👉 香港好多coworking space(例如WeWork、The Hive)都有活动,系搵early adopter 慨好地方

🔸 免费试用/优惠

  • 提供限时免费版,吸引用户试
  • 早鸟优惠,增加紧迫感👉 例如SaaS 初创会话「首100 名免费试用3 个月」

🔸 合作伙伴

  • 搵NGO 或小型商户合作,快速打入特定群体
  • 例如教育Startup 搵学校做试点

5️⃣ 建立信任同口碑🤝

第一批客户通常会担心:「一间新公司,靠唔可靠?」

  • 透明化📢:清楚讲明产品仲喺测试期,但会持续改善
  • 手把手支援👐:创办人亲自回覆用户问题,建立关系
  • 用户故事📖:分享早期用户点样因为你慨产品改善咗生活

👉 香港人好重视「口碑」,一个朋友介绍往往比十个广告更有效


6️⃣ 香港在地化策略🏙️

  • 地区先行📍:先集中一个区域,例如先喺观塘试食物配送,再慢慢扩展
  • 语言本地化🗣️:广东话+ 繁体中文介面,先贴近香港人
  • 针对痛点💥:香港人最大痛点系「时间唔够」、「地方细」、「成本高」,产品要针对呢啲问题

7️⃣ 常见错误⚠️

  • 太心急:未有清晰定位就乱咁推广
  • 追求完美:产品未推出就想做到100 分,结果错过市场机会
  • 过度依赖广告:烧钱买广告,却冇建立核心用户群
  • 唔听用户意见:觉得自己最了解市场,但实际上用户需求唔同

8️⃣ 小编建议行动清单📝

  1. 写低你产品慨「核心解决问题」
  2. 定义1-2 个理想客户persona
  3. 用最简单方法整个MVP(甚至只系一个WhatsApp group)
  4. 透过人脉+ 社群搵10 个第一批用户
  5. 亲自同渠哋倾,收集意见
  6. 迭代改良,再推向100 个用户

🎯 小编总结

从0 到1 慨关键唔系「产品几完美」,而系搵到第一批真正肯用你产品慨人

  • 先锁定明确客群
  • 用MVP 快速测试
  • 靠人脉、社群、合作搵early adopter
  • 再透过口碑同信任慢慢扩大

香港市场虽然细,但胜在集中同高密度,如果方法啱,其实几快就可以validate 到idea。 🚀✨

返回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