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小知识】夏天车内降温小技巧

作为「小编」,今次用香港司机的角度,详细教你**「夏天车内降温小技巧」 ,同你拆解为何香港夏天开车会「焗桑拿」,再教你即时降温方法**、事前防热大法、同长期改善方法,保证你开车时更舒服同悭油。


1️⃣ 香港夏天车内点解热到咩事?

香港属于湿热型亚热带气候,5–9 月系高温期:

  • 室外气温:可达33–36°C
  • 车内温度(关窗曝晒1 小时):
    → 40–55°C(有遮阴)
    → 60–70°C(直晒黑色车顶)

1.1 温室效应原理

  1. 日光(含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透过玻璃射入车厢。
  2. 车内仪表台、皮革座椅、胶件吸收后快速升温。
  3. 吸收热量的物件将热能以红外线形式释放,但玻璃阻隔红外线外放,热量被困在车厢中。

1.2 香港特有加热因素

  • 湿度高:闷热感更强,汗不能蒸发降温。
  • 海边曝晒:咸湿海风带来湿热,体感温度更高。
  • 密集交通:塞车时冷气效率降低,车尾废气热风增加车内温度。

💡小编感受<br>喺香港夏天,尤其系新界或停车天台,落车十分钟返去,拉开门就好似打开蒸炉一样,连方向盘都焫手,座椅坐落去似「烚熟」自己。


2️⃣ 即时降温方法(上车前+ 上车后)

2.1 上车前排热

  • 开车门换气法

    1. 先开副驾车窗全落。
    2. 再开司机门,用手轻力开合门4–5 次,将热空气推出去。
      → 日本汽车协会实测可降温5–8°C。
  • 先落窗行车法

    1. 启动车后先开齐4 只窗。
    2. 慢行1–2 分钟,利用气流将车内热气冲走,再开冷气。

2.2 冷气效率提升

  • 上车后冷气先开外循环+ 最大风速,先排热。
  • 车内温度下降后,转内循环+ 适中风速,可保持凉感同悭油。
  • 冷气出风口向车顶吹,令冷气沿顶部下沉,冷得更快。

2.3 暖件隔离法

  • 运输署官方建议,长时间停车时可用布或毛巾覆盖方向盘、皮革座椅,避免上车焫手。

3️⃣ 事前防热大法(泊车前准备)

3.1 停车选址

  • 优先搵阴影位(大厦边、树荫下),即使要行多3–5 分钟路上车都值得。
  • 地下或有盖停车场能减少一半车内升温速度。

3.2 隔热装备

  • 前挡遮阳板:隔热可减少10–15°C(银色或反射膜效果最佳)。
  • 全车隔热纸:选择紫外线阻隔率≥ 99%、总隔热率(TSER)≥ 50%。
  • 车顶隔热膜:减少顶部辐射热渗入。

3.3 座椅降温

  • 可用透气坐垫或浅色椅套减少吸热。
  • 夏天选择通风座椅功能,或外接USB 小风扇吹座位表面。

3.4 微开窗隙

  • 微开1–2cm 车窗可促进热空气逸出,但要确保安全(防盗、防雨)。
  • 有部分车主会用防雨挡片遮掩开窗缝隙。

4️⃣ 长期改善策略(香港环境适用)

4.1 升级隔热系统

  • 高品质隔热玻璃(双层夹胶、Low-E 玻璃),虽然贵,但降温与节能效果明显。

4.2 安装太阳能通风机

  • 将太阳能风扇装于车窗或天窗,停车时用太阳能驱动抽走部分热气。

4.3 车内材质改造

  • 深色皮革→ 浅色透气材质,可减低吸热与焗感。
  • 仪表台可加软垫或防晒布减少反射与吸热。

4.4 冷气系统保养

  • 定期清洗冷凝器、检查冷媒量,保持效率。
  • 冷媒不足会令夏天降温慢,耗油多。

5️⃣ 小编暖心推介降温组合(香港实战版)

  1. 泊车时

    • 用反射隔热遮挡全挡风玻璃。
    • 微开车窗1–2cm,有防雨挡保护。
    • 停在阴影位。
  2. 上车前

    • 先开副驾车窗全落+ 摇动司机门排热。
    • 启动后全开窗慢行1–2 分钟。
  3. 开冷气

    • 先外循环大风速→ 车内降温后转内循环。
    • 冷气口朝上吹顶,凉得更快。

6️⃣ 小编温馨提示

香港夏天车内温度高得惊人,切勿留低小朋友或宠物,即使只系「落车5 分钟」,车内温度都可以喺短短几分钟内升高15°C,极度危险。

想车内凉快同悭油,唔系净系靠开大冷气,而系泊车前防热+ 上车前排热+ 冷气有策略,三部曲配合先系最有效。

返回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