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小知识】ABS 防锁死煞车系统原理与驾驶误区

ABS 防锁死煞车系统原理

什么是ABS?

ABS(Anti-lock Braking System)防锁死煞车系统,是一种汽车主动安全配备,能在紧急煞车时防止车轮锁死,帮助驾驶维持方向控制,降低打滑和失控的风险。

运作原理

  1. 感测器监控
    每个车轮上装有转速感测器,时时监测轮子的旋转速度。

  2. 电脑判断
    当驾驶大力踩下煞车,若系统侦测到某个轮子即将锁死(转速骤降到接近0),ABS 电脑立即介入。

  3. 调节煞车压力
    ABS 会快速反覆松开与加压煞车力道(每秒可达数十次),避免轮胎完全锁死,但仍提供最大限度的煞车效果。

  4. 维持操控
    车轮未锁死时,驾驶仍可转动方向盘闪避障碍物,大幅提升紧急状况下的安全性。

小提醒:

ABS 启动时,煞车踏板会有明显的弹跳感与「嗒嗒嗒」声响,属正常现象。


常见驾驶误区

1.以为ABS 能缩短煞车距离

错误!
ABS 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车轮锁死」并「保持方向控制」,不一定能缩短煞车距离,尤其在砂石、雪地等特殊路面,煞车距离有时反而会变长。

2.紧急煞车时要「点放煞车」

错误!
有ABS的车辆,紧急状况时应该持续用力踩住煞车到底,让系统自动调节。
老式无ABS车辆才需要「点放煞车」避免轮胎锁死。

3. ABS 可以让车辆不打滑、不失控

错误!
ABS只能「降低」打滑风险,但超速、过弯煞车、湿滑路面等情况,还是有可能失控,安全驾驶仍是关键。

4.方向盘不用理会,ABS 会自动闪避障碍物

错误!
ABS只是帮你「维持转向能力」,驾驶该闪避还是要主动转动方向盘。


小结

ABS 是现代汽车重要的安全科技,能在紧急煞车时协助驾驶「煞得住、转得动」,大幅降低事故风险。但正确使用与正确认知ABS的功能,才能让它发挥最大安全效果!


小知识:「ABS」广泛应用于各类车辆,包括摩托车、卡车、甚至部分脚踏车。

返回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