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必需小知識】預算分配與成本控制

預算分配與成本控制(家居裝修專題)💰🏠

香港裝修預算分配重點

裝修預算最怕超支,分配得精明先可以「錢用得其所」。全屋或局部裝修,預算大致可分成四大類:

  • 裝修設計工程:佔總預算60~65%(包括拆舊、水電、油漆、磚地、防水、隔間等硬裝)

  • 傢俬與訂做儲物:約15%(入牆櫃、組合櫃、訂做書櫃等)

  • 家電設備:約10~15%(冷氣、廚浴電器)

  • 裝飾及雜項:約5~10%(窗簾、燈飾、窗花裝飾、工程後大清潔、設計費等)

溫馨建議:一開始就計埋隱藏成本(如清拆、驗收、設計費、運輸、開工利是),預留10~20%備用金以應付突發費用,避免「錢跟唔上心頭」。


家居裝修成本控制策略⚙️

  1. 目標明確,做好需求梳理
    唔好一味比設計師話事,自己同家人最了解自己實際生活需求,明確列出「必需」和「想要」,集中預算落最重要地方(如廚廁收納、通風、防水)。

  2. 多報價多比較
    至少搵3至4間裝修公司或師傅報價,問清項目細節與包唔包清拆、材料品牌來源、後期保養等,有黑字白紙保障。

  3. 精簡設計效能最重要
    非必要天花造型、燈帶、水晶燈全部可刪,簡約耐用最省錢。用替代材料(如實用磚代天然石、大品牌膠板代進口板),有限預算都可以出質感。

  4. 自己掌管物料
    可考慮自購地板、瓷磚、燈具,請師傅安裝(需事先溝通同確認師傅願意用客供材料,可慳約10%-20%材料成本)。

  5. 進度時程要跟足
    清晰列時間表,每個階段如訂料、拆舊、主體工程、驗收等,定期與師傅/設計溝通,減少誤會與延誤造成額外開支。

  6. 預算透明記錄
    建議用Excel或手機apps(如費用記帳App),即時記錄,每項逐條追蹤,清楚一目了然。

  7. 分期做,減壓力
    費用有限的話可考慮「分區裝修」,分階段分區,先重點搞廚廁地板等,傢俬同軟裝慢慢補齊,壓力小啲,也省突發費用。

  8. 防止報價陷阱
    講明包不包括清拆、額外拆補、廢物清運、檢查、設計圖紙等。怕黑店中伏,最好睇清合約並留底通訊、收據。

  9. 選擇值得信賴嘅裝修公司/師傅
    有信譽、好口碑、報價實在的專業團隊,雖然未必最平,但效果更持久省心。


香港裝修常見注意事項⚠️

  • 新樓 vs 舊樓:舊樓多隱藏工程(例如電線、水管全換、牆身防水),預算要預多D。

  • 細單位:「入牆設計」和「伸縮功能」要計夠,避免浪費寸金尺土。

  • 裝修旺季(如農曆年前)物價會急升,有預算要預早Book,爭取off season開工。

  • 提早同鄰居/管理處溝通開聲,避免裝修噪音及相關日後糾紛。

  • 設計變動會加價,見好收手,唔好中途大改設計。

  • 設計師或師傅提出「加A送B」要問清楚,市面常見例如「送智能插頭」、「送檯燈」其實已經加咗落報價。


小編香港人貼士🎉

做裝修最易蝕底就係冇規劃亂洗錢,香港屋細但慳得慳,用錢使在刀口最實際。小編建議Friend們:#1 先圈重點、#2 一行行列住預算、#3 唔好怕問問題(多問多比),新手點都要報三間,資料全晒再拍板。香港人工貴物價高,有時寧願分兩年慢慢搞,長遠更有budget感,住得舒服又唔會爆煲!

返回博客